安信技校网>职教热点>正文

让“职业本科”成为金字招牌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08-18 17:58:47

这个毕业季,我国首届职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引人关注。2019年起,教育部批准部分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首批“吃螃蟹者”今年毕业,他们中有的进入领军企业,还有的选择继续深造,通向更多选择的未来。

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有何不同?职业本科毕业生会不会因为毕业证书上有“职业”字样,而在升学、就业中遭遇歧视?自职业本科这类新型本科出现以来,这些问题就备受关注。

我国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为了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把职业教育建设为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职业本科的办学质量以及首届职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不但直接影响这类院校的办学前景,还事关落实职业教育法,对促进就业创业、打造技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职业本科,“看空”的声音一度不小。鉴于社会存在“崇尚学历,漠视技能”的现实问题,职业本科的办学者、学生和家长也担心,职业本科虽属本科层次,但地位却可能比普通本科低。在近年来全国和各地的两会上,还有不少声音建议职业院校更名,把“职业”改为“应用”或“技术”。此外,虽然教育部要求职业本科院校校名中必须保留“职业”字样,但是职业本科能否坚持职业教育定位,能否安于职业教育定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也是一个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相关文件指出,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学士学位授权和授予管理办法》进行学士学位授权、授予、管理和质量监督;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不过能否真正等值,还有待现实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一些用人单位招工难同时存在,这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及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严峻问题。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看,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应举办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然而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难抑办综合性院校、培养学术人才的冲动。这既导致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失衡,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要真正获得认可,就必须办出鲜明的类型教育特色。职业本科院校坚持职业教育定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培养的毕业生紧密对接产业、行业的需求,是会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

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与社会转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需要良性互动。用人单位要从提高招聘质量出发,科学设置招聘要求,那些招聘技能人才的岗位更要淡化学历要求,重视考察求职者的技能。这会促进职业本科院校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并以此形成学校办学的特色与竞争力。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问题。一味强调求职者的学历,无益于用人单位招聘高素质的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队伍。

首届职业本科毕业生的去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上的“职业”字样,并不是学生升学、求职的负担。只要职业本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上按类型教育的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职业”反而会成为职业本科毕业生竞争的特色。职业本科毕业生,有与普通本科毕业生平等甚至更好的就业与发展前景,也就会推进社会转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拓宽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也会拓宽学生的成才选择。(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最新职教热点更多

从职校到本科:最新对口升学政策下的3阶梯培养方案全揭秘破解择校焦虑:基于2025就业数据的职业院校5维评估法则2025升学季新职教法权威指南:3大黄金通道破解初中生升学就业双难题职教高考新政深度解析:5种对口升学方案助孩子弯道超车中职→高职→本科全链路解读:新政策下技能人才的5大发展机遇初中家长必读:职普融通3大路径与高薪就业的精准对接策略五年制大专报考全攻略:2024最新职教高考规则下的3种升学选择新职教法背景下的择校方法论:从职校到名企的4大培养闭环权威数据说话:选择职业教育的初中生如何通过3条通道实现本科梦技能型人才缺口破千万!初中毕业选择职教高考的5大政策红利职教升学路径白皮书:2025届考生必须掌握的4种贯通培养方案中职→高职→名企成长路线图:新政下初中生职业规划的3个关键转折点五年制大专与高职单招全攻略:2025技能人才升学就业双保障方案职普融通时代升学路径图:从中职到高职的3大黄金发展通道最新职教高考规则深度解读:初中毕业生的5种职业发展最优解技能型社会崛起:中专职高升学就业双路径权威指导手册2025职业教育升学季:破解3大认知误区,把握5类对口升学机会新职教法赋能下:初中生职业规划与升学就业一体化解决方案中职教育黄金发展期:3+X贯通培养模式与高质量就业白皮书初中家长择校决策手册:职教高考VS普通高考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