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
(一)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面向信息通信行业的宽口径专业。该专业根据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培养既具有信息通信领域的专业技术、又具备管理知识、同时适应国际化竞争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在国内及国际的信息通信、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及相关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网络运营、市场营销策划、企业管理等工作。
专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通信系统、信息网络及宽带多媒体通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工程设计方法,获得通信工程专业技术的基本训练,学习企业管理、产品开发等相关知识,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及宽带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网络运营、管理及市场开拓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 掌握信息通信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 掌握信息通信网及宽带多媒体等专业技术;
4. 具备分析设计、调测、应用通信系统、通信网和多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 了解国家及国际与通信系统、通信网及广电媒体设计建设相关的基本方针、政策法规;
6. 掌握企业管理、产品开发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7. 了解通信技术、广电媒体和企业运营管理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8. 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在工程及人文环境中有较强的应用和沟通能力;
9.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的实践能力。
专业特色:
依托北京邮电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在通信信息技术和电子工程方面的实力,辅以双方在该领域的优势管理课程,创新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培养我国信息通信领域亟需的既懂信息通信和多媒体专业技术,又具备管理知识,能参与国际交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北京邮电大学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英国伦敦大学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主干课程:
电子系统基础、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电路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系统设计、电信系统、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处理器系统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与光传输、数字信号处理、无线网络、互联网协议、交互式媒体设计、多媒体系统、数字广播、图形与视频处理、企业管理、产品开发、企业技术战略等。
(二)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面向信息通信行业,宽口径的交叉学科。该专业根据现代信息社会需求,培养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与手段,又具有扎实的相关法律与管理基础,能适应国内国际竞争,在较宽泛的领域从事电子商务的开发、电子商务活动的运作与管理以及相关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专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商务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同时学习企业管理及电子商务相关法律课程。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 掌握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商管理的基本知识;
3. 具有电子商务相关方面的法律知识;
4. 掌握电子商务的开发技术及其它相关技能;
5. 了解电子商务活动的运作过程;
6. 了解电子商务和企业运营管理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7. 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在工程及人文环境中有较强的应用和沟通能力;
8.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专业特色:
依托北京邮电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雄厚的通信信息技术和电子工程方面的实力,辅以双方在该专业领域的法律和管理方面的优势课程,创新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培养既掌握扎实的电子商务技术,又了解中西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在公共部门或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相关活动并参与国际交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北京邮电大学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英国伦敦大学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法学。
主干课程:
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设计、离散计算技术、信号与系统、电信系统、互联网应用、互联网协议、知识产权基础、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产品开发、电子商务法、企业技术战略、隐私及数据保护法、信息系统管理、信息安全法、计算机犯罪、安全及认证等。
(三)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面向计算机行业的宽口径专业。该专业根据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培养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物联网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管理知识并能适应国际化竞争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在工业、信息产业及其他行业从事各类网络系统研究、设计、开发等工作。
业务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 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和通信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子技术与数字电路基础,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理论与技术基础,网络与通信的理论与技术基础等;
3. 掌握物联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4. 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与通信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应获得较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
5. 跟踪世界最新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了解物联网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7. 初步了解信息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 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在工程及人文环境中有较强的应用和沟通能力;
9. 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专业特色
本专业依托北京邮电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实力,辅以双方在该领域的优势管理课程,创新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教学科研成果积累,为本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校现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专业已为相关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注重计算机与网络的基础和支撑,强调物联网系统的知识体系,突出与北京邮电大学传统的优势学科如微电子、通信网络、物流工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和相互影响,在专业建设上与信息产业发展保持同步,强化实践环节,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学校简介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
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学校始终肩负“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4个教学单位,并设有研究生院。目前,学科专业已经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涉及22个一级学科。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
学校现有海淀校区、昌平校区。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27000余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近55000名。
近年来,北京邮电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网络强国战略目标为导向,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按照“综改拉动、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牢固树立事业型思维,不断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综合改革。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校建设了“通信与网络核心技术创新引智基地”、“高等智能与网络服务创新引智基地”、“无线网络融合创新引智基地”、“信息网络体系构建与融合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信息网络体系构建与融合创新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五个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引进了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若列斯.阿尔费罗夫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和科研学者,形成了实力强大的国际化研究阵容。积极主办高层次、高规格国际会议,搭建学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平台,增进了学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对话,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邮电大学在“团结 勤奋 严谨 创新”的校风、“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的校训和“崇尚奉献 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的引领下,正朝着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世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宏伟目标而阔步前进。
收费标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类、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法学、邮政管理(互联网与智慧物流)专业5000元/年;软件工程专业一、二年级5500元/年,三年级开始按学分收费,三、四年级共需修读80学分,400元/学分;电信工程及管理、电子商务及法律、物联网工程专业7万元/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1万元/年,其他各专业(类)5500元/年。另外,将根据住宿条件的不同收取不同标准的住宿费,最高标准不超过1500元/年。
师资力量
始终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根本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人才工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
合作办学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开始实施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成立了国际学院。近年来,国际学院以其严格的管理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好评。2011年,我校与斐济南太平洋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2017年,库克群岛孔子课堂荣获 “先进孔子课堂”称号。我校与150余所国(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教学改革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的思想,大力推进实施“质量工程”,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实现了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2008年3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我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标志着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踏上了新的台阶。近年,我校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教育成果奖、北京市教育成果奖等各级各类评选工作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长期以来,我校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国高校领先水平。在以英语、电子、数学和物理竞赛为代表的国内外大学生重大赛事中成绩优异,位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连续九年创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交流会暨创新创业论坛,创办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取得突出成绩。
基础建设
加强基地建设,科研工作良性发展。我校建有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代表的若干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其中2个为牵头、3个为合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5个、北京实验室1个、各类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以基地建设和团队建设为基础,我校科研工作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研奖励数十项。同时,我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科建设
以“211工程”建设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目前,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含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有7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43个本科专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学科涵盖了理、工、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9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信息学科优势突出、工管文理相互支撑的多科性学科架构。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我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部级重点学科8个。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招生网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是公办院校。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的最新资讯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的周边学校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同仁堂制药二厂技工学校
北京同仁堂制药二厂技工学校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中华女子学院
中华女子学院 北京吉利学院
北京吉利学院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