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 | 所属院系 | 专业方向 |
美术学 | 艺术与人文学院 | 美术史 |
艺术管理与策划 | ||
美术教育学院 | 美术教育 | |
绘画 | 油画系 | 油画 |
材料与油画修复 | ||
版画系 | 版画 | |
书籍装帧艺术 | ||
插画 | ||
美术教育学院 | 水彩 | |
漆艺 | ||
实验艺术系 | 实验艺术 | |
雕塑 | 雕塑系 | 公共雕塑 |
摄影 | 美术教育学院 | 摄影与数码艺术 |
中国画 | 中国画学院 | 壁画 |
视觉传达设计 |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 品牌广告设计 |
艺术设计 | ||
环境设计 |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艺术设计 |
装饰艺术设计 | ||
产品设计 | 陶瓷艺术设计 | |
工业设计学院 | 柒织艺术设计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 |
工艺美术 | —— |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 |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 影视特效设计 |
新媒体艺术设计 | ||
艺术与科技 | 美术教育学院 | 展示艺术设计 |
会展艺术设计 | ||
动画 |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 娱乐与衍生设计 |
影视动画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美术教育学院 | —— |
艺术教育 | —— | |
工业设计 | 工业设计学院 | —— |
建筑学 |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 建筑艺术设计 |
风景园林 | 景观艺术设计 |
学校简介
广州美术学院前身是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是根据国家建设布局,于1953年组建于湖北武汉的专门美术院校,时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广西省艺术专科学校等院校相关系科和人员合并而成。首任校长为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著名革命美术家胡一川,首任副校长为著名油画家杨秋人,著名国画家关山月和阳太阳。
1958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由武汉南迁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1981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开始招收外国及港澳台地区学生,2005年获准为国家首批艺术硕士(MFA)培养试点单位,学校目前有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教育、艺术、风景园林、文物与博物馆四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学校坚持“守正创新、开放包容、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以美术与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艺术学理论与人文教育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联动,主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特色,凝练出“先学做人,再事丹青”的校训。
步入新时代,广州美术学院依托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的优势,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历史、区位、经济发展、文化资源以及人才汇聚的多方面优势,以高起点、新作为推进人才培养、科研创作,更好为新时代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加速向前。
学费标准
美术学专业(美术史、艺术管理与策划培养方向)学费为每学年10000元,其它各专业学费为每学年15000元,均不含住宿费。住宿费:普通学生公寓四人间每生每学年1500元;普通学生公寓五人间每生每学年1200元。若有变动,按物价局最新标准执行。
资助政策
1、新生奖学金:为鼓励高考成绩优异且品学兼优的学生就读我校,特设立新生奖学金,奖金标准分校长奖学金15000元,综合分奖、专业总分奖、文化总分奖5000元。
2、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年组织评选优秀学生,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予以奖励,授予荣誉称号,奖学金等级金额由500元至8000元不等,奖励面约30%。
3、开设“绿色通道”:新生入学前,应筹足学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经过审核批准,可通过“绿色通道”报到入学。
4、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可在入学前向生源地教育主管部门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额度为8000元。
5、勤工助学:学校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学生可通过勤工助学获取劳动报酬(每月最高可获得700元酬金)。
6、特殊困难补助:学生在读期间因突发重大变故而遭遇特别经济困难的可申请发放一次性特困补助,家庭经济重度困难的学生在读期间也可申请特困生活补助。
7、减免学费:广东省内建档立卡户,可向学校申请减免全部学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或遭遇特大灾害,可申请减免部分或全部学费。
8、分期缓缴学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分期缴交学费,一年内缴清。
9、艺术名家及社会捐赠奖助学金:现已设立关山月奖学金,王肇民艺术奖学金,黎明雕塑创作奖学金,黎明、黄咏贤中国画奖学金,许钦松创作奖学金,陈湘波创作奖学金,红星奖学金,荣发基础教学奖学金,雅迪斯服装设计奖学金,凤凰艺术奖学金,三彩画廊奖优金,青竹画材奖学金,仲明助学金等,奖助学金额:每生2000元至10000元不等。
10、国家政府奖助学金:包括港澳台学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金额:2000至8000元不等。
办学规模
2004年学校在广州大学城建成新校区,现有昌岗和大学城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64亩,总建筑面积411884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学院。目前,学校有本科生5923人,硕士研究生969人,留学生23人。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其中包括攀峰重点学科3个,分别为美术学、设计学2个攀峰重点一级重点学科和工艺美术1个攀峰重点二级学科,特色重点学科3个,分别为艺术学理论1个特色重点一级学科和美术理论与批评、影视与数字媒体2个特色重点二级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2个一级学科“美术学”“设计学”获评B+,“艺术学理论”获评B级,在广东省高校同类学科中位居首位,全国位居前列。
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不断优化专业建设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现有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中国画、实验艺术、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陶瓷艺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工业设计、建筑学、风景园林、艺术管理26个专业29个专业方向。其中,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国家级建设点5个(绘画、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个,在专业建设上正逐步形成关注社会需求,一流专业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动态调整的专业发展格局。
师资队伍
学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建校近70年的历程中,涌现了艺术大家。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982人,其中专任教师561人,正高级职称77人,副高级职称176人。教师队伍中,聚集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三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广东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各类重要赛事与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如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铜奖、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金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金奖、中国首届插图艺术展最佳作品奖、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亚洲设计学年奖、CIDA中国室内设计大奖(学院奖)、国际知名的德国红点奖、iF设计奖、博朗设计奖、美国IDEA奖、SPAPK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金奖等,获各类重量级美术与设计大奖100多项。2016年学校获评“第三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总体就业率位居全省前列,本科毕业生薪酬连续五年位列中国高校排行榜前100强,美术类高校前3强。
平台建设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大力推进平台建设,近年共建设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平台39个。其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东现代广告创意中心” 2个为国家级平台。省级科研平台16个:“广东省工业设计创意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艺术品保护修复与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设计与社会创新重点实验室”“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重点实验室” 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岭南美术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视觉文化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岭南美术教育研究院”2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珠三角品牌战略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岭南美术遗产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省级研发中心:“广东省创意产业研发中心”;广东省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当代城市文化与建筑艺术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重点提升平台:“数字影像与数字工业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潮州木雕”;省级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广州美术学院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岭南中国画实验教学中心”等7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以及1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岭南文化动漫创意研究基地”和13个其他校级各类平台。这些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平台在区域文化建设和现代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研创作
我校教师获得包括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美术奖?创作奖,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全国美展金、银、铜奖,中国设计贡献功勋人物金质奖,全国体育美展一等奖,中国艺术节美术作品展、中国设计大展、德国红点奖、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等在内的数百项省级以上科研创作奖。获得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大潮起珠江”等国家级美术创作委托项目及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并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青年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高层次科研项目。
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参与和融入国家及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深圳城雕《开荒牛》、珠海城雕《珠海渔女》、长沙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香港、澳门两地回归的广东省政府礼品设计,人民大会堂广东厅、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2005年日本世博会中国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城市与人”、山西馆等的设计工程,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奖牌、核心图形、色彩体系等52项的视觉设计,广州城市LOGO设计、“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LOGO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广东公安英雄广场设计等等,均出自广州美术学院。
二、对外交流
学校已与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日本、韩国、泰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与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法国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等50余所艺术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境)外开展访学进修、交流和学术研究,与国(境)外合作院校互派学生进行交换学习、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举办各种类型的国际工作坊和讲学活动,引进高水平美术设计展览,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研讨会,聘请境外知名专家学者举行讲座和学术报告会。学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有序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积极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办学国际化程度。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我校积极配合国家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在国际舞台展示我校学术研究成果和师生优秀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招生网广州美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广州美术学院是公办院校。
广州美术学院2025年招生办电话联系方式和广州美术学院的招生报名电话
广州美术学院的招生老师是,报名电话是020-84017740;
广州美术学院的联系方式是学校的招生电话为020-84017740。
广州美术学院地址在哪里?
广州美术学院的地址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
广州美术学院的最新资讯
广州美术学院的周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