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地址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苑路87号,联系电话是0716-8023503。
招生专业
(一)临床医学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诊断、预防、治疗技能,能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和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眼、耳鼻喉、口腔科学、预防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
(二)中医学
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医疗技术,能熟练、准确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进行诊断治疗的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古典医籍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
(三)护理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医学、预防保健、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临床护理和教学、科研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伦理学、健康评估、礼仪、预防医学、传染病护理学、医用化学、生化、精神病护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
(四)助产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助产、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助产、护理领域内从事助产、护理、母婴保健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产科学、妇科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精神病护理学、预防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
(五)针灸推拿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针灸学、推拿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中西医基础知识及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诊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并能从事中医针灸推拿临床医疗及保健工作的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经络学、中医伤科学、腧穴学、针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
(六)中医骨伤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工作的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影像诊断学、生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中医正骨学、中医骨病学、骨科手术学、筋伤内伤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
(七)中药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中药科研、生产、检验、流通和使用等领域从事中药检定、炮制、制剂和医药营销等方面的药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制药工艺与设备、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
(八)口腔医学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的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口腔组织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五官科学、口腔材料学、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预防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
(九)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电子技术应用为主要特色,培养具备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具有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应用型医学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工学及工业电子学、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逻辑、医用常规仪器、影像设备、常用医疗诊断仪器、医用检验仪器、超声诊断仪器、医疗器械管理、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
(十)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医学美容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较熟练、准确地运用医学美容学、中西医理论对美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具有从事医学美容工作的基本能力,适应国内外医学美容市场需求的,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应用型医学美容人才。
主要课程: 医学美学导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美容中药学、美容方剂学、医学美容技术、针灸美容、美容按摩、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学、食疗美容、化妆品学、护肤美容、美容化妆、美容院经营管理学
学校简介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卫生厅、荆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占地面积735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学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集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于一体,突出中医药特色,中西医、药、护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设有公共基础部、医学基础部、中医药系、医疗系、护理系、继续教育部和中专部等7个系部,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重视实践教学,拥有三所附属医院和一所省级标准化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同时在全国140余家二甲以上的医院建立了临床实习基地。
学校以三年制普通专科为主体,目前开设有临床医学、湖北中医高专学校生活图集(10口腔医学、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方向)、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护理、助产、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等十三个普通专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同时联办有社区护理和中药学自考本科班,现有在校学生近万人。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设在学校,承担着全省乡村医生培训任务。
学校先进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以高质量的教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自建校以来,已为各级医疗单位输送了8万余名实用型人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志愿者”黄贵军、“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感动荆州”十大人物孟茂林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好评。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于全省高职高专前列。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还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在校期间经考核鉴定合格后可获取与医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同时学校还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批就业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办学理念
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等“三基”教育,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和丰富多彩的
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十年来培养出大中专毕业生4万余人。学校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医疗卫生系统的业务骨干,为服务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努力架设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每年按湖北省教育厅规定,推荐普通专科优秀学生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继续升读普通本科。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重基础,强实践,高素质,有特色”的教学原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7年顺利通过了国家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成效被专家组评为“良好”等级。“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家卫生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博士生导师、校长吕文亮教授的带领下,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鄂发〔2008〕6号)中对学校的明确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教学设施
医学基础实验室
医学基础实验室设有解剖、机能、微生物免疫、病理、生化、医化及显微镜等实验室,总面积3771平方米,仪器 设备总值4965348元。拥有WFZ800-D3B紫外-可见光光度计、WZG-4旋光仪、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DW-5兔鼠两用脑立体定位仪、LeicaRM2016切片机、Motic数码互动显微镜系统、FS-1高速电动匀浆机、722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另有藏品丰富的解剖、病理、生物及寄生虫标本存列室520平方米。为医学基础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本实验室拥有专职实验管理人员5名,配合系部专职教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力求通过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实践技能,帮助提高其理论水平、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临床实验室
临床实验室设有口腔、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及五官科等实验室,总面积3771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981393元。拥有口腔临床模拟系统及口腔技工台30台套,牙科治疗椅及烤瓷铸造设备,内科拥有多媒体心肺及腹部听触教学组合、综合穿刺与叩诊训练标准化病人等设备;外科拥有模拟手术室、美国S311心肺复苏仿真电子标准化人;妇产科拥有模拟产房、美国LM43模拟孕妇、接生模型、分娩机转模型、高级妇科检查模型等设备,为临床实践、实验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实验室拥有专职实验管理人员5名,配合系部专职教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力求通过临床实验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实践技能,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中医药实验室
中医药实验室分为中药实验室、中医基础实验室、中医临床实验室,设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化学分析、中药标本存列、中药制药、中药方剂、中医诊断、中医针灸、推拿、理疗、骨伤、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实验室。总面积2875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757252元。拥有数码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气相色谱仪、电子天平、溶出度检测仪、崩解仪、智能脉象仪、推拿手法参数测定仪、投影仪等实验教学设备,另有藏品丰富的中药饮片、中药原药材、中药浸液标本、腊叶标本存列室650平方米。为中医药学各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本实验室拥有专职实验管理人员4名,配合系部专职教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力求通过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实践技能,帮助提高其理论水平、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护理实验室
护理实验室由基础护理实验室、临床护理实验室、ICU护理实验室、护理示教室、形体训练实验室等组成,总面积2217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356516元,拥有多种进口和国产多功能急救护理人模型、高级组合式基础护理人模型、皮下静脉注射模型手臂、臀部肌肉注射模型、导尿模型、臀部肌肉注射模型、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设备,为护理专业学生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实验室拥有专职实验管理人员3名,配合系部专职教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充分体现现代护理教学理念,力求通过实验训练,让学生掌握相关护理实践技能,帮助提高其理论水平、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试验动物中心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动物中心是实验动物的生产繁殖基地和实验场所,为学校和江汉平原及鄂西北地区教学科研单位提供合格的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模型,并提供标准的动物实验环境。中心创建于1953年,1993年经省动管会(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验收批准为一级合格实验动物室。实验动物大楼占地面积1950平方米,具有普通级、SPF级实验动物环境1200平方米。1997年省动管会批准为“湖北省荆州市实验动物生产点”,同年10月经荆州市科委批复成立“荆州市医学实验动物中心”。2003年经湖北省科技厅验收合格颁发普通级实验兔、豚鼠、小鼠和大鼠生产许可证和环境合格证。
中心现有职工10人,高级职称各2人、中级职称各3人,大专以上学历6人,高级工2人,聘请有经验的操作工2人。中心制定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实验动物法规的管理条例规范管理与操作。
中心现饲养繁殖动物品种4个,代养品种1个,年繁殖实验兔10000只、大白鼠2000只、小白鼠20000只、豚鼠1000只,代养青蛙10000只。生产的实验动物除充分满足本校教学和科研外,还辐射到了宜昌、襄樊、仙桃和潜江等地,同时为科研单位或个人提供实验动物和模型,提出合理化建议,已经成为荆州中心医院、长江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实验动物基地。
中心先后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项,均被湖北省科技厅审定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其中项目《花生藤粉在封闭式种兔群日粮中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成果登记号:EK020704)解决了湖北省实验动物行业兔饲料原料苜蓿草粉长期依靠到北方草原地区采购、供应困难的问题,找到了湖北盛产的替代品花生藤。《建立湖北大耳白兔种子库的研究》(登记号:EK040185)一项为湖北省实验兔品种杂、利用率不高找到解决办法。还有一项省级科研项目《创建荆州实验动物技术平台的研究》(项目编号:2002AA301D05)旨在规范荆州实验动物生产和应用,提供可操作平台,服务荆州科技和经济发展。目前项目尚在研究实施之中。
因为成绩突出,中心负责人杨志春同志被湖北省实验动物学会吸收为学会会员并担任理事至今,中心也因成绩突出曾多次承办“湖北省实验动物学会学术年会”,并得到省科技厅和省动管会的肯定。杨志春是省内外同行公认的实验动物专家,特别是在应用最广泛的实验兔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在提高实验兔繁殖力,品种提纯和封闭群的建立等方面多次得到省内权威部门的认可,他的徒手探胎技术曾令许多来学校参观的省内外专家为之叹服,湖北实验动物中心主任唐利军研究员曾赞誉他是湖北省实验动物界“创业的元老,战斗的先锋”。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胡柏林主任、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原主任周洪元、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孔利佳主任等省内实验动物界知名专家曾多次到学校视察,都给杨志春同志很高的评价,一致认为学校实验动物中心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是湖北省地市级特别是鄂西片实验动物工作推广和普及的先锋,是地市级实验动物单位的龙头。
实验动物中心已经成为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一个亮点和窗口,并且已经成为荆州市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所获荣誉
学校曾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卫生财务管理先进集体”、“省级红旗团委”、“湖北省高校理论学习先进集体”、“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溯源
湖北省荆州卫生学校
1953年,荆州地区初级卫生人员培训班创办。
1958年,正式成立荆州专区卫生学校。
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荆州医学专科学校”,但因“文革”学校未行招生。
1972年,复校招生,仍沿用“荆州地区卫生学校”。
1994年,更名为“湖北省荆州卫生学校”。
湖北省中医药学校
1958年,江陵卫校创建。
1984年,江陵卫由湖北省教委和卫生厅批准为湖北省江陵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79年,由湖北省卫生厅委托沙市市中医院举办沙市市中医院附属中医学校。
1994年3月,沙市市中医院附属中医学校独立办学。
1995年,由原江陵县中医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与沙市市中医院附属中医学校合并组建湖北省中医药学校。
合并
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湖北省荆州卫校和湖北省中医药学校合并组建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11年,学校公共基础部被湖北省高工委授予“湖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支部”荣誉称号。
2015年7月,学校被全国健康服务业技术标准委员会遴选为“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2017年1月20日,湖北省教育厅行文核准《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章程》,正式发布施行。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教师总数754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415人,校内兼课教师84人,校外兼职教师 254人,校外兼课教师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94人,占专任教师人数46.75%;双师素质教师24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59.76%。另外聘有楚天技能名师10人,客座教授12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专业1个,湖北省级重点专业1个,湖北省级特色专业2个,湖北省级品牌专业2个,湖北省级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项,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荆州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项;湖北省级精品课程5门,25门校级精品资源课程。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与100余家企业(医院)构建了稳定的生产实习合作关系。学校和荆州中心医院合作建设临床学院,和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建临床护理学院;在公安人民医院、公安中医院开办院内现代师带徒制教改班。与日本医疗福祉保健所、菲律宾远东大学等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学校荣誉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红旗团委”、“湖北省高校理论学习先进集体”、“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联系方式
0716-8023503
二、学校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苑路87号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公办学校。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6年招生办电话联系方式和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招生报名电话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招生老师是,报名电话是0716-8023503;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联系方式是学校的招生电话为0716-8023503。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地址在哪里?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地址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苑路87号。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最新资讯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周边学校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成人教育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成人教育 武汉晴川学院
武汉晴川学院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单招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单招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传媒学院
武汉传媒学院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单招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