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
教学院系 | 专业名称(学制四年) |
---|---|
法律学院 | 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法学(经济法方向) |
国际法学院 | 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 |
国际金融法律学院 | 法学(国际金融法律方向) |
律师学院 | 法学(卓越律师人才实验班) |
刑事法学院 [97] | 侦查学 |
边防管理 | |
治安学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商学院 | 经济学 |
会计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工商管理 | |
金融学 | |
社会发展学院 | 社会工作 |
社会学 | |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
公共事业管理 | |
知识产权学院 | 知识产权 |
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文化产业管理 | |
汉语言文学 | |
外语学院 | 日语 |
翻译 | |
德语 | |
英语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其他教学科研部门: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体育部、科学研究院、中外法律文献中心、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 “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
学校简介
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华东政法学院。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校是上海市管理的高校。现任党委书记郭为禄教授,校长叶青教授。
多年来,华政人遵循“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发扬“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精神,已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学校现有长宁、松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余平方米;有各类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职工1300余人;设有22个学院(部),180余个科研机构;拥有法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16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46个硕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24个本科专业,以及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一流学科、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各1个。学校积极推进智库培育和建设,提升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长三角教育发展政策与法治研究中心”,是最高人民法院自贸区司法研究基地、上海市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中国(上海)自贸区法治创新研究基地、法律文明演进研究基地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华东检察研究院是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共建的司法智库研究机构,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政府体制改革与监管模式创新法治保障研究中心、经济法律战略研究院是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理研究院是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五强;2016年学科评估中,法学获评A级,政治学获评B级。2018年,学校被遴选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在全国名列前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数在全国政法高校中居领先地位。
师资力量
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华东政法学院。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校是上海市管理的高校。现任党委书记郭为禄教授,校长叶青教授。
多年来,华政人遵循“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发扬“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精神,已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学校现有长宁、松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余平方米;有各类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职工1300余人;设有22个学院(部),180余个科研机构;拥有法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16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46个硕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24个本科专业,以及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一流学科、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各1个。学校积极推进智库培育和建设,提升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长三角教育发展政策与法治研究中心”,是最高人民法院自贸区司法研究基地、上海市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中国(上海)自贸区法治创新研究基地、法律文明演进研究基地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华东检察研究院是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共建的司法智库研究机构,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政府体制改革与监管模式创新法治保障研究中心、经济法律战略研究院是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理研究院是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五强;2016年学科评估中,法学获评A级,政治学获评B级。2018年,学校被遴选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在全国名列前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数在全国政法高校中居领先地位。
设施设备
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门国家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首批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上海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40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4门上海市高校优质在线课程,18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84门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5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法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放型国际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在2002年、2008年两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为优秀。学校自1981年起创办研究生教育,1995年获批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全国首批试点单位之一,2018年公布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中,法律硕士专业获评A档。研究生教育基本形成了以法学为核心,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共同发展,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协调共进的“一体两翼”格局。办学实力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6年入选上海市“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试点单位,2017年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2018年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2019年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学校2017年成立文伯书院,启动书院制改革实践,探索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提升教育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学生在中国诗词大会、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板球锦标赛、足球锦标赛等各类学术竞赛、艺术展演、体育比赛等活动中成绩斐然。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先进集体,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
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先后与45个国家和地区的174所高校、机构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亚洲法律学会、欧洲律所联盟等6个国际性、区域性组织签订了319份协议,有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2年,学校获得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资格,2014年,成为全国接收“中国政府卓越奖学金”7所高校之一。
学校出版有《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法学类核心期刊。图书馆藏书267万册,中外文报刊1400余种,各类数据库111个,电子图书305万种,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法律文献中心。中外文法学数据库在全国法律院校中名列前茅。学校是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松江校区是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园区。
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抢抓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机遇期,确立事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整体布局,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创新办学”发展理念,深化“教学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模式,构建“法科一流、多科融合”发展格局,实施“两基地(高端法律及法学相关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法学及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基地)、两中心(中外法律文献中心、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一平台(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发展路径,完善改革举措,推进协同创新,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内涵发展,逐步建成一所国际知名、国内领先,法科一流、多科融合,特色鲜明、创新发展,推动法治文明进步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和令人向往的高雅学府。
学费
专业名称 | 专业方向 | 学制 | 学费 (元/学年) | 备注 |
法学 | 民商法律 | 4年 | 6500 | 大一阶段在文伯书院进行通识培养,大二阶段以后按照具体专业(方向)进入相关学院 |
法学 | 刑事法律 | 4年 | 6500 | |
法学 | 经济法 | 4年 | 6500 | |
法学 | 国际经济法 | 4年 | 6500 | |
法学 | 国际金融法 | 4年 | 6500 | |
知识产权 | 卓越人才实验班 | 4年 | 5000 | |
英语 | 涉外法商 | 4年 | 5000 | |
翻译 | 涉外法商 | 4年 | 5000 | |
德语 | 涉外法商 | 4年 | 5000 | |
日语 | 涉外法商 | 4年 | 5000 | |
工商管理 | 4年 | 5000 | 该部分专业大学课程设置中需学习《高等数学1》、《高等数学2》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年 | 5000 | ||
金融学 | 4年 | 5000 | ||
会计学 | 4年 | 5000 | ||
经济学 | 4年 | 5000 | ||
金融学 | 数量金融 | 4年 | 5000 | |
行政管理 | 4年 | 5000 |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4年 | 5000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4年 | 5000 | ||
公共事业管理 | 4年 | 5000 | ||
新闻学 | 法制新闻 | 4年 | 5000 | |
汉语言文学 | 法商文秘 | 4年 | 5000 | |
文化产业管理 | 4年 | 5000 | ||
新闻学 | 卓越人才实验班 | 4年 | 5000 | |
社会学 | 4年 | 5000 | ||
社会工作 | 4年 | 5000 | ||
社会学 | 社会管理 | 4年 | 500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网信安全 | 4年 | 5000 |
报名条件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并参加 2019 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考生均可报名。考生所持证件需在有效期之内。
报名方式
2019年香港学生免试报读内地普通高等学校采取网上预报名及现场正式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2019年3月1日至3月20日期间,考生可通过内地高校对港免试招生网上报名系统进行预报名,并于5月31日之前上传学习概览至预报名系统。
网上预报名后,考生须于2019年3月11日至29日(星期日及香港公众假期除外),至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进行现场确认。
成绩要求及录取规则
(一)成绩要求
除“校长推荐计划”以内的考生外,最低录取标准为“3、3、2、2”,即考生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达到第3级及以上,数学科、通识教育科达到第2级及以上。
“校长推荐计划”以内的考生最低录取标准为:四门核心课程之和须为10分(含)以上,且每门课程的分数不低于2分(含)。
(二)录取规则
报考我校的考生无需参加面试,学校根据考生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参考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在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中进行录取。
入学体检
免试招收的香港考生需持学校发放的《入学通知书》报到,入学报到时间以及相关要求以新生入学须知为准。
免试招收的香港考生入学后,由学校进行身体检查,身体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入学资格;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有的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对应,至少有效期一年。
入学注册时,免试招收的香港考生应按照学校规定缴纳学费与杂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学生入校后可申请学校各项奖学金及国家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入学后的政治课和军训课学分可以其他国情类课程学分替代。
咨询及联系方式
华东政法大学招生办公室
联系地址:上海市松江大学园区龙源路555号
邮政编码:201620
联系电话:+86-21-5709-0220(兼传真)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招生网华东政法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
华东政法大学是公办学校。
华东政法大学2025年招生办电话联系方式和华东政法大学的招生报名电话
华东政法大学的招生老师是,报名电话是021-67790220;
华东政法大学的联系方式是学校的招生电话为021-67790220。
华东政法大学地址在哪里?
华东政法大学的地址在上海市松江区龙源路555号。
华东政法大学的最新资讯
华东政法大学的周边学校
![]() | 松江 | 民办 | 专业课程 | 学校动态 | 招生简章 | 招生问答 |
![]() | 松江 | 公办 | 专业课程 | 学校动态 | 招生简章 | 招生问答 |
![]() | 松江 | 公办 | 专业课程 | 学校动态 | 招生简章 | 招生问答 |
![]() | 松江 | 民办 | 专业课程 | 学校动态 | 招生简章 | 招生问答 |
![]() | 松江 | 专业课程 | 学校动态 | 招生简章 | 招生问答 | |
![]() | 松江 | 公办 | 专业课程 | 学校动态 | 招生简章 | 招生问答 |
![]() | 松江 | 民办 | 专业课程 | 学校动态 | 招生简章 | 招生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