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民办院校。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黄冈农业学校和省部级重点中专黄冈财贸学校、黄冈机电工程学校三校合并,于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黄冈卫生学校、黄冈市中心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并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设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经过60余年的职教磨炼,特别是10余年的高职教育实践,学校已成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北省职教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一颗璀璨的职教明珠。温家宝总理两度视察黄冈时,考察了学院农业技术推广基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亲临学院考察,充分肯定了学校在高职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优异成绩。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几百位将帅的故里、闻名中外的教育之乡黄冈。黄冈是1+8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成员,是中国“窑炉之都”、中国中部钢结构生产基地,正在建设的有中国最大的乳制品饮料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林纸一体化项目基地、武汉城市圈最大的化工园区。学校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黄州近郊,与省级黄冈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南湖工业园区相邻,占地面积1278亩,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现设8院、2部10个教学单位,开设普通高职专业57个,在校高职生15000余人。校内教师62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41人,“双师素质”教师544人。拥有纸质图书110万册,电子图书32TB,纸质期刊1207种,电子期刊9000余种,各类计算机3500多台。校内实训(实验)室214个,校内实训基地19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6个。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51个、就业基地1041个。建有附属医院1所。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树立“用老区精神办好高职教育,办好高职教育服务老区经济”的办学思想。确定“立足黄冈市,对接大武汉,面向大别山,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提升内涵、创建示范、特色强校、服务至上”的办学理念。坚持“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的办学战略。学校组建以来,广大师生员工发扬老区精神,艰苦奋斗,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校县对接、校企合作、三赢共进”的办学模式、“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确立了“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课程体系职业化、课程内容项目化”的课程建设思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内外结合、共建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思路。校企合作机制初步形成、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取得实效。
学校建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校级示范专业9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4门,省级(含教指委)精品课22门,校级精品课125门。学校坚持对证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158号)”、“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站(17001238号)”、“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420076考点)”。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法多样、特色鲜明,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学校充分利用黄冈红色资源、人文资源、教育资源,实施“红色精神家园”创建工程。对学生实施成人成才的“两成教育”及父子情、手足情的“两情教育”;注重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四职教育”;建立上课率、及格率、毕业率、就业率的“四率考核”长效机制;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着力推进“创造家的环境、提供家的服务、营造家的温馨、培养家的情感”的“四家建设”,让师生在情景中体验,在劳动中锤炼,在合作中进步,在交流中提高,出现了全院上下相互服务的良好局面。将老区文化、企业文化融入学生素质教育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2007年10月受到教育部思政司表彰),师生的职业素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学校建立了“合格+特长+就业服务=满意(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学校、社会五方满意)”的就业模式,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实现了连续十一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0%以上。
按照“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学院着力培养“双师”素质、多元角色的师资队伍。形成了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建有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聘有18名楚天技能名师;选拔400余名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建成兼职教师资源库,常年聘请650余名兼职教师。形成了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校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服务老区经济发展。在应用技术研究、高职教育教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方面成效显著。10余年来,学校累计承担科研项目213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118项,主持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3项,主持省科技厅攻关项目2项,与企业横向合作开发项目11项。获各类科研、技术成果奖励62项,其中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0项。获国家专利8项。学校教职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4000篇。公开出版教材和专著400多种本,其中国家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28部,湖北省“十一五”规划教材18部。自主研发的“龟山松萝”、“春缈”茶叶多次荣获“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春缈”茶叶于2007年荣获“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金奖,2008年获得国家商标局的注册,获“2009年世界绿茶评比会”金奖。
学校立足黄冈市,对接大武汉,面向大别山,服务大农业,社会服务取得明显效益。在大别山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特别是在黄冈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进而走向现代新型工业化城市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了科技人才优势。组建了由41家企业和16所职业院校参与的黄冈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参与科技扶贫与开发;开办技术培训班,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校企合作研发,打造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建立国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参与公益事业等途径,为促进黄冈及大别山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黄冈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森工、机械电子6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几年推广实用技术146项,取得直接经济效益9000万元;累计培训社会人员10万余人,开展了各类培训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工作。学校荣获“2005年度黄冈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单位”、“2007年度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品牌基地”等称号。2009年获“全省阳光工程实施五周年先进单位”。学校11名教师成为湖北省农业科技110首席专家、黄冈市科技顾问。学校目前正积极实施“十百千万”社会服务工程:即与十县对接、与百村共建、与千企合作、促万户致富,实现了高职教育与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相互促进。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先后与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埃塞俄比亚、乌克兰、荷兰等国家有关高校、行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进行职业教育交流、师资派遣、留学生培训;与黔南民族职院、宁夏工商职院等8所中西部高职院校建立对口支援和交流合作关系。
建校以来,学校扎根老区、服务老区、建设老区、回报老区,为大别山区及周边地区输送了10余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黄冈市乃至大别山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学校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历程,现已步入提升高职教育内涵,打造全国高职教育品牌的良性发展轨道。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民办院校。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办电话联系方式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报名电话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老师是,报名电话是07138345155 0713-8346388;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联系方式是学校的招生电话为07138345155 0713-8346388。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哪里?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地址在湖北省黄冈市南湖教育区桃园街109号。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最新资讯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周边学校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自考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自考 湖北警官学院
湖北警官学院 武汉铁路技师学院
武汉铁路技师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武汉文理学院
武汉文理学院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 武昌工学院
武昌工学院 长江职业学院
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武昌理工学院
武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