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随州市曾都区职业高中学校是公办学校。
招生专业
曾都区职业高中是我区唯一一所教育局直管的省级重点国办职业学校,是曾都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学校位于316国道上农场区消防大队旁,占地面积40亩。现有教学楼2栋、科教楼1栋、男女生公寓各1栋、礼堂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学校有教职工96人,在校生3000余人。
学校开设有数控技术与应用、电工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服装设计、家电维修、电力拖动等12个专业。学校根据开设的专业,建有完备的实验实习室和实习工厂。其中数控实习中心、电工电子实习中心、机械加工实习中心、财会模拟中心、服装制作实习中心、计算机实习中心。
学校重视毕业生的安置工作,与广州、深圳、苏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许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人才供需关系。惠州索尼、TCL、LG、深圳富士康、坤斯、广东长虹、东风集团等大型知名企业均到校考察并签订了用工合同,并长年跟踪服务。近几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办学以来,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000余人。
学校先后被省、市、区授予“重点职业高中”、“教学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收费信得过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简介
曾都区职业高中,前身为随州市第二职业中学,。2003年经区政府、区教育局批准更名为“曾都区职业高中”,并加挂“曾都区职教中心”牌子。作为全区惟一一所国办省级重点职业学校,曾都区职业高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国办学校优势,大力实施“打造国办职教品牌”战略,为学校赢得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业教育中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教学条件
探索招生改革 2007年起,学校借鉴外地先进的招生经验,提出变一年一次招生为春秋两季招生。在春季招生中尝试 “提前渗透、职普衔接”的思路,即对九年级不准备升学的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参加学校教育分流班,把职业高中教育与初级中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施职业预备教育。春季招生工作得到了区政府、区教育局领导的肯定,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2008年,学校春季招生人数突破500人大关!
创新教学模式 曾都区职业高中以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颁布的教学计划为指导,因地制宜制订教学计划,每年对教学计划进行滚动修改。学校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将理论与实践课时数调整为1:1、并提出了教学工作“八个合一”: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教具工具合一、作业产品合一、教学科研合一、育人创收合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大批实用的专业技能人才。惠州索尼、生益科技、TCL等公司均在学校挂牌定点招工。
打造品牌专业 近两年来,曾都区职业高中在品牌专业的建设上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着力打造对口高考、计算机、电工电子、机械加工等重点专业。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对品牌专业在设备、场地等方面的建设给予最大的支持和投入,切实提高实训设备的技术含量,同时培养了一支理论上有高度、实践中有招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有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以上专业型骨干教师人数在中职学校中遥遥领先。品牌的效益是明显的,2006年5月,在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中,该校王艳等三位同学囊括计算机组前三名。2008年,学校117名同学参加对口高考,上线112人。
实施“订单”培养已有惠州索尼、深圳富士康、珠海伟创力、惠州LG集团、杭州松下电器公司等众多企业与学校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学校在安排就业时坚持不是知名大公司不送;工作环境差的公司不送;管理不规范的公司不送;工资待遇低的公司不送;科技含量低的公司不送。让用人单位舒心、学生家长放心、学生工作安心。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学生平均月收入达到1800元以上。
特色立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特色立校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根本。曾都区职业高中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紧密结合市场,发挥国办学校优势,实施品牌战略,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了学校的良性发展。
1.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发展壮大学校规模。
2008年,学校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提出了实行春秋两季招生。按照“提前渗透、职普衔接、拓宽出口”的思路,对九年级不准备升学的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职业教育分流,实施职业预备教育。这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升入我校接受正规职业教育。春季招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大力支持。2008年,学校春季招生450人, 2009年春招600余名新同学。
2.强化品牌专业建设,培植骨干专业。
专业,特别是品牌专业就是学校走向社会的名片和标签。曾都区职业高中以品牌专业彰显办学特色,以办学特色显现学校品牌,重点打造了电工电子、计算机两个骨干专业,走出一条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校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电工电子实训中心2个,计算机实习中心4个。两个专业的专业课教研组长均是随州市教研室兼职教研员,是该专业的权威。完善的实习设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铸就了过硬的教学质量。我校学生参加全市专业技能大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3.开设对口高考专业,构筑中等生升学深造平台。
对口高考是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从职业高中毕业生中招收高校学生的专项措施,以满足职业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学继续深造的要求。该专业的开设为广大中下等成绩的初中毕业生继续升学搭建了平台。学校对口高考专业学生上线始终保持在90%以上。
文化活校
校园文化以它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每一个师生的观念、行为。曾都区职业高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既重视硬件建设,又重视软件建设,既体现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个性发展,取得优异成效。
1.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每天做最好的自己为师生的德育目标。
学校规范建设教室、实训室环境,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多次的改造,增设了一批层次比较高、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花圃,并在学生经常出入的通道张贴温馨提示语,让这些充满人文关怀、励志警语熏陶学生,鞭笞学生以德为范。学校的围墙变身为一面面“文化墙”,每一面墙都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教室里,既有《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又有学生自己设计的班训、文化标语、乃至每一个学生的文化留言、美誉条幅、名言警句。
学校创新德育管理,倡导“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的方针,职业教育特色鲜明,建立了文化内涵丰厚、和谐有序、资源优化、严谨活泼的全面、全程、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模式。学校领导修好“政德”,教师修好“师德”,学生修好“品德”,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每天做最好的自己!
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唱响“三心”:对学生有爱心——爱生如子,循循善诱;对同事有诚心——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对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象热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学生,努力实现着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全校上下形成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2.以活动为载体,促学生成人、成才
学校立足中职学生实际,先后组建了文学社、服装表演队、舞蹈队、书法美术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学校每年一届的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师生同乐,节目互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增进了师生感情,和谐了师生关系;学校政教处牵头成立了“和谐家园”,分别将各乡镇学生组织起来,指派专门教师负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开展各项活动;学校团委成立了“爱心服务社”,设立废品回收站,每年通过勤工俭学专项资金资助百余名贫困生。在曾都区职业高中,学生的身份因角色不同而不断变化,受到社会的好评。
3.关注“三生”,推进和谐师生、和谐校园建设。
贫困生、中等生、“网吧生”是中职学校中大量存在的一个群体。对于贫困生,学校在严格按政策落实每年1500元“国补”的同时,采取免、减、缓交各种费用,开辟勤工俭学岗位,发放特困生生活补贴,争取企业赞助帮扶等形式,帮助完成学业。几年来,学校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缀学。对于中等生,通过班会、思想交流会、邀请往届毕业生代表回校演讲、邀请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咨询等形式,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正确看待中职生活、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网吧生”,通过法制报告会、班会、心理辅导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世界,教育学生用所学知识来驾驭网络时代,而不能是只沉醉于网络游戏中。
创新强校
1.创新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
学校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作为办学理念,以“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功,让学校发展”为办学目标。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落实“车间教室合一、理论实践合一”等“八个合一”,让学生能够学到过硬的本领;在学生管理中秉承“严而有度,严而有理,严而有情,严而有效”的四严方针,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学生认识到要成才必须先成人。
质量,是中职学校的生命所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曾都区职业高中追求的永恒主题。校长叶国品认为,不讲质量的职业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在社会上至今还有人不甚理解职业学校的情况下,如果学校不注重办学质量,就等于自砸牌子。鉴于此,曾都区职业高中把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重点,常抓不懈,正确处理好了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关系,铺就了学校生存发展路,也铺就了学生成人成才路。
2.强化师生八种意识,立足终身发展。
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区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中职教育和人才市场需求竞争日趋激烈。曾都区职业高中明确提出全校师生要树立“八种意识”,即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育人意识,市场意识,危机意识,就业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八种意识”的提出,为全校师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在教师方面,学校大力实施铸师魂,冶师德,培师能为目的“名师工程”,“双聘一培”是这一工程的主体。学校从市内外聘请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的专家作为带头人,严把质量关,并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从工厂企业聘请高级技师或有精湛操作技能的技术人员为教员,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让青年教师在教学一线挑重担,学校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适应人才培养之需。学校立足学生终身发展,把质量工作贯穿到教学改革、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到素质教育的各道工序。
在学生方面,学校把“为学生人格升华铺路”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首要任务。学校新生都是免试入学的初、高中生、社会打工返乡青年,基本素质有所欠缺,学校在开学一段时间内,严格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把《行为规范手册》发给学生,由班主任组织学习和考试。“创新为魂,教育为本,实干兴校,成绩斐然”市、区各级领导给予了曾都区职业高中特殊的荣誉。
随州市曾都区职业高中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随州市曾都区职业高中学校是公办学校。
随州市曾都区职业高中学校2025年招生办电话联系方式和随州市曾都区职业高中学校的招生报名电话
随州市曾都区职业高中学校的招生老师是招生办,报名电话是0722-441300;
随州市曾都区职业高中学校的联系方式是学校的招生电话为0722-441300。
随州市曾都区职业高中学校地址在哪里?
随州市曾都区职业高中学校的地址在随州市曾都区汉孟路25号。
随州市曾都区职业高中学校开设的专业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随州市曾都区职业高中学校的最新资讯
 江陵县实验高级中学(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
江陵县实验高级中学(江陵县职业教育中心) 枣阳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枣阳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钟祥市志强职业中学
钟祥市志强职业中学 襄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襄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襄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襄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神农架林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神农架林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钟祥市胡集职业高中
钟祥市胡集职业高中 咸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咸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京山市英才学校
京山市英才学校 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
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 枣阳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枣阳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仙桃市金园职业高级中学
仙桃市金园职业高级中学 广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广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武汉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
武汉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 京山市三才学校
京山市三才学校 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荆门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荆门掇刀职业高级中学
荆门掇刀职业高级中学 襄阳市襄城区职业高级中学
襄阳市襄城区职业高级中学 鄂州华丰职业高中
鄂州华丰职业高中 武汉华中艺术学校
武汉华中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