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高科路,联系电话是0577-86680000。
招生专业
专业 | 计划数 | 选考科目 | 学制 | 学费(元/学年) | 备注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15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15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19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29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17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30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电子商务 | 36 | 不限 | 三年 | 690o | 茶山校区就读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36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软件技术 | 30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虚拟现实应用技术 | 32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 39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信息安全与管理 | 32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会计 | 155 | 不限 | 三年 | 6900 | 一年级在家桥校区就读, 二、三年级在茶山校区就读 |
投资与理财 | 25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工商企业管理 | 46 | 不限 | 三年 | 6600 | 一年级在家桥校区就读, 二、三年级在茶山校区就读 |
国际商务 | 33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商务英语 | 111 | 不限 | 三年 | 60oo | 一年级在家桥校区就读, 二、三年级在茶山校区就读 |
市场营销 | 15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 | 7 | 历史/地理/技术 | 三年 | 60oo | 茶山校区就读 |
工程造价 | 48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方向) | 11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建筑设计 | 25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传播与策划 | 34 | 不限 | 三年 | 6600 | 茶山校区就读 |
鞋类设计与工艺 | 5 | 不限 | 三年 | 7590 | 茶山校区就读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5o | 不限 | 三年 | 6000 | 瑞安校区就读 |
学校简介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由温州机械工业学校、温州商业学校、温州经济学校、温州业余科技大学等4所国家和省级重点中专合并组建而成。学校现为浙南闽北唯一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优质高职院校,是浙江省重点高职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院校,荣获2018年全国高职教学资源、服务贡献、育人成效3个“50强”。
学校现有高教园区校区、瑞安校区、瓯海校区、鹿城校区等校区,校园总占地1237亩,在编教职工73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2800余人。学校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电子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技术系、工商管理系、财会系、公共教学部、设计创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瑞安学院等7个系部、3个二级学院。学校秉承“厚德长技,励学敦行”的校训,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遵循“与国家发展同频,与区域产业对接,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与国际顶尖接轨”的办学传统,形成了“区域有什么支柱产业,就建设什么专业;区域有什么企业难题,就建设什么服务平台;区域有什么新技术需求,就培养什么新技术工匠人才”的办学实践,被誉为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人才培养当地离不开。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强化政治修养、职业素养、生活涵养、健康培养,打通了专科-本科-硕士的培养通道,建成6个实力雄厚的专业群,41个专业覆盖了浙南地区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4项,有国家级专业15个、本科专业6个,国家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8个,国家精品课程7门,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20个。学生近五年荣获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金银奖、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100余项,国际大奖16项,学生社团连续3年获“全国高校创业社团百强”称号。
学校以扎根区域为特色的办学实力业内都认同。学校打造了“东西南北中”产教融合布局,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牵头成立浙南职教集团探索以利益共享为纽带进行实体化运作,牵头成立的长三角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列入教育领域长三角公共服务重大平台,牵头成立全国高职院校应用技术服务联盟。设有国家、省、市、校四级研发平台45个,其中获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校企共建省级企业研究院(中心)14家、研发中心51家,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行榜第一,专利转化数量位居全国所有高校第82位,每年为企业解决难题580余项,近五年科研等社会服务总经费超2亿元,服务企业50000余家,年培训、鉴定28000人次。学校坚持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是全国首个运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的高校和首个入驻省特色小镇的高校、全国较早与县域政府合作办学的高校。与10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50多个行业深度合作,校行、校企共建温州设计学院、中国鞋都技术学院、温州服装学院、温州家具学院、温州酒店管理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5G+”产教融合研究院等9个产业学院,吸引政府、企业等资金投入10多亿元。温州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自运营以来惠企数达数百万家次,荣获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学校入选教育部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首批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2个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
学校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合作办学国际可交流。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中加合作办学项目连续两次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中企走出去温职院伴随成长计划”,以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为重点,牵头成立“中国-柬埔寨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和“柬埔寨研究中心”。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意大利培训中心、南非培训中心,向南非、柬埔寨等国家输出各类标准20余个;成立“海外人才联络站”,服务意大利、南非等地温商企业和温州海外人才引进,创下全国第一所伴随中企在海外设立丝路学院的高职院校、全国第一批为南非政府提供教师培训的高职院校、浙江省第一个与南非政府建立留学生合作培养的高职院校等“三个第一”。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首批“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筹建合作学校、中美“百千万计划”和中国-东盟特色项目。
学校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提升、同步发展。坚持固本强基,开展党总支领导下的系主任负责制工作试点,打造“党建+服务师生”“党建+互联网”“党建+志愿服务”等新模式,强化党建品牌建设,“三师六微”党建示范群和“五红五亮”工程入选浙江省首批高校党建示范群和党建特色品牌,工商管理系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机关五支部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校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统一,建有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名师工作室,与浙江日报联合打造《课程微思政》栏目30余期,每期点击率超30万次,形成一批“课程思政”品牌,《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专题推广学校“课程思政”经验做法;坚持风清气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建设清廉校园,为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职教改革实施方案,以“彰显新职教类型特色、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两新两高”理念为引领,积极融入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建设,着力打造“新时代工匠人才培养的典范、立地式研发服务的典范、产教融合新生态的典范、伴随中企走出去办学的典范”,努力做到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力争建设成为一所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中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窗口”。
助学政策
学校设新生奖学金,单人奖励最高额度可达10000元;家庭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社会 资助结对、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 府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学习风尚奖奖学金等。
学校荣誉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全国优质高职院校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
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院校
2018年全国高职教学资源、服务贡献、育人成效3个“50强”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浙江省重点高职院校
就业质量
学校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就业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满意度三项调查排名, 近三年均列浙江省高职院校前三;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4年达98%以上,提供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比为20:1。开 设免费的专升本辅导班、专升本协会,近年来学生被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本科院校录取,升学率稳定 在65%以上。
历史沿革
办学源头
温州商业学校
1978年,浙江省温州商业学校创建。
1979年,温州商业技工学校创建(合署)。
1985年,温州商业干部学校并入(合署) 浙江省温州商业学校。
温州经济学校
1979年,温州地区粮食干部学校创建。
1981年,温州地区粮食干部学校更名为温州市粮食干部学校。
1984年,温州市粮食干部学校更名为浙江温州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6年,浙江温州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浙江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9年,浙江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浙江省温州粮食学校。
1998年,浙江省温州粮食学校更名为浙江省温州经济学校。
温州机械工业学校
1965年,温州化工厂半工半读学校创建。
1970年,温州化工厂半工半读学校更名为温州工业学校。
1978年,温州工业学校更名为温州机械工业学校。
温州业余科技大学
1979年, 温州市业余科技大学由温州市科委创办,是一所以成人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最初位于温州市黎明西路市科委大楼,后迁至九山河通桥6号。
合并建校
1999年,温州业余科技大学、温州商业学校、温州经济学校、温州机械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温州广播电视大学并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7年,根据《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公布高职重点暨优质建设校名单的通知》(浙教高教﹝2017﹞23号),确定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学院为省重点建设高职院校。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5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共有教职工626人,副高以上职称203人(其中正教授35人),双师素质教师296人,浙江省教学团队2个。
截至2017年5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有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151”人才3人,温州市“551”人才32人,温州市拔尖人才2人,担任温州市“551”第二层次培养人选导师1人,温州市社科研究首席专家1人。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5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共与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和田教育学院、成都技师、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和重庆房地产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西部职业院校开展对口交流工作;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杭宁温三校战略合作联盟,形成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平台;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大学和英国桑德兰大学开展两个经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5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技项目立项150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浙江省科技厅项目3项,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厅项目12项,浙江省社科联项目7项,浙江省人力保障厅项目3项,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5项,中国高教学会项目1项;获温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该院发表论文268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共收录60篇。
学校荣誉
2008年,获得了“浙江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26日,入选2019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名单。
联系方式
0577-86680000
二、学校地址
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高科路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院校。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办电话联系方式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报名电话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老师是,报名电话是0577-86680000;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联系方式是学校的招生电话为0577-86680000。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哪里?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地址在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高科路。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最新资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周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