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
车工、电工、钳工、热处理、计量修理
学校简介
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座落在城区中心,校址位于夷陵大道126号,其前身为宜昌市工业技工学校工业分校,与原工业局幼儿园、市工业局电大教学班三个单位在一处办公教学。学校整个占地面积不足七亩地。只有四间教室、四个教学班、学生不足百人。无实习车间,教师、职工不足20人。
机电技工学校于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开始组建,1979年7月经原湖北省革命委员会(鄂革文(1979)100号文)批准,撤销宜昌市工业技校工业分校,成立湖北省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宜 市革字(79)第104号文),学校规模为400人,注册资金286.19万元,开设车工、电工、钳工、热处理、计量修理五个专业,由市财政局全额拨款, 隶属于宜昌市工业局。1987年6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办学规模由原来的400人扩大到600人。
学校成绩
自1979年建校至今,历时二十一载。学校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弱到强,全体教职工发扬“发奋图强,艰苦创业”的精神,先后开办了车工、钳 工、电工、冷作、热处理、计量质检,医药化工、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及应用、钢球工艺、彩印、模具钳工、旅游服务、营销、财会等近三十个专业,为我市机电、 医药、化工、商业、旅游、轻纺等系统输送毕业生6000余人;中专毕业生1500余人;大专及本科生2000余人;为各县市及市直企业培训、考核鉴定高、 中级技工、技师5000余人;开办在职职工及待业青年培训班数十期计一千多人。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中心,以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的,逆境奋起,从严治校,以质量求生存,不断改革创新,教学质量不断提 高。历年来,学校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考核、竞赛获优胜奖90余项。1984年获宜昌市机械局先进单位;1985年参加省机械厅所属技校毕业生统考获 第三名;1985年全省技校整顿验收,学校以97分的优异成绩通过验收从而跃居全省先进技校行列;1988年获全省技校毕业生统考第一名;1990年,我 校毕业生参加全国技校车、钳工技能大赛,获车工第三名、湖北省第一名;1991年,学校教改成果受到国家机电部肯定和表彰,同年,国家教委,计委、劳动 部、人事部、财政部授予我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94年,我校车工、电工参加全省技校、职教系统毕业生技术等级考核,获全市第一 名;1995年我校毕业生参加全省技校、职教系统技术等级考核,全部取得中级技术等级证书;1998年5月参加宜昌市技校系统“鲁班杯”微机技能比赛,我 校学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92年我市机械系统评出10名“机械青年明星”和1994年“机械青年十杰”、1996年“机械青年十佳”中,有近半数为我 校毕业生。1994年~2000年,我校连续七年被宜昌市西陵区委、区政府、云集辖区授予“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称号。从建校以来,先后有高明康、刘汉军等五位同志获得国家部委的表彰;有55人次获得省厅、市、局级表彰、奖励;刘芳时、章俊华等十多名教师在省、市教 研活动中获奖。
学校突出特点
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促发展,力争在小地盘上做出精品大文章。为此,学校不论是在技工学校如日中天的火红时期,还是在职业教育走入低谷的艰难岁 月,在办学方向上始终坚持机电类专业作为主导专业大力发展,在教育培训中坚持重德育、重技能的办学思想,强化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不断规范教学、规范管 理,实现了六个率先:
1、率先规范生产实习教学。当很多学校还将教学的注意力放在理论教学时,学校就即时提出技能培训在技校教学中的重要性的论点,并依托学校所拥有的众多 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丰富的实习教学设备,逐步规范了学校的生产实习教学,使学生在学校既能学到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学到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并 将操作技能学习放在首位,所有专业实习教学均达总课时的50%以上,近年来又不断规范改进实训教学方法,使之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2、率先开展校企定向委培。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学校就依托主管部门的优势广泛开展与企业的联合培训、定向委培,为宜昌市的机械、化工、轻工、制药等行 业培训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在技校面向市场办学后,更是抢抓机遇,凭借雄厚的办学实力,与本地大中型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目前这些经过培训的技术工人都已成 为了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为企业的发展作着巨大的贡献。
3、率先开办高级技工班。早在一九八七年学校就开技校办高级工班的先河,开办了我市的第一个高级车工班,学校在高级工班的教学上大胆改革创新,加大教学投入,不断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成为精品,今后学校将培养更多企业实用的高技能人材。
4、率先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办学格局。学校长期坚持长短训结合,坚持培训、鉴定结合,坚持技能、学历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办学格局。学校的学历教育早在八 十年代就已形成规模,学历教育的覆盖面从中专、大专、本科到在职研究生,曾达到学历教育和技工教育各占半边天的局面。而学校的短训和鉴定开始于一九九四 年,学校所属的“宜昌市第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担负着全市机械行业各职业工种的短期培训鉴定工作,曾多次被省劳动和保障厅授予“样板职业技能鉴定所” 称号,为我市的在职工人培训鉴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5、率先将毕业生安置立足于本地。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学生就业安置是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学校始终将就业安置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 作常抓不懈,学校设立有专门的毕业生就业分配科,有多名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从事专职的毕业生分配工作,由于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毕业 生受到企业特别是本地企业的青睐,毕业生供不应求,近二年来,毕业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地就业率达80%,实现了学校为本地经济服务的宗旨。学 校在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安置的基础上,还以多种形式努力做好毕业生的跟踪服务和稳定工作,使学生安置稳定率达90%,深受用人单位好评。目前,大多数毕业 生已成为单位生产、工作骨干,在各条战线起着生力军作用。有不少的毕业生还走上厂级及中层以上领导岗位,为建设宜昌做着积极贡献。
6、率先开展人事制度改革。随着国家近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等因素,造成近两年职业学校招生就业难度加大,学校审时度势,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率先在 宜昌市同类学校中开展人事制度改革。所有教职工采取竞争上岗,对无岗位职工实行待岗、轮岗,待岗、轮岗期间只发放部分工资,有力促进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 极性,教职工爱岗敬业精神明显增强。
学校现状
1、学校办学场地设施。学校通过二十一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固定资产已达近600万元,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学校理论教学、实训场地完备,拥有理论教 室、学生实训的车工、钳工、电工、微机、形体训练、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实习教室等共计30间,以及齐全的教学和学生生活娱乐辅助设施。拥有各类机床30余 台,计算机80台,钳工实习工位近80个,电工实习工位60个,及餐饮、客房操作设备,能较好的满足各专业实训教学需要。
2、在校学生规模及专业。2000年学校招生110人,在校学生380人,三个年级10个教学班,开设有车工、钳工、机电一体化、家电维修、计算机及应用、旅游(宾馆)服务与饭店管理六个专业。
3、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建校初期,专职教师只有几个人;现有在职职工72人,离退休人员25人; 有专职教师45人、兼职教师5人;教师中有本科学历的22人,大专20人、中专3人。具有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4人。
4、学校机构设立。学校根据管理职能的分工,设有党支部、校办公室、校工会、教务科、财务科、总务科、学生科、保卫科、校团委、毕业生就业安置科、成教办。
5、领导班子建设。学校设有专职党总支书记一人,校长一人,教学、政教、后勤副校长各一人。领导班子成员,文化结构高,事业心强,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为办好学校而努力,是学校的“坚强堡垒”。
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 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招生网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是公办学校。
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的最新资讯
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的周边学校
 武汉市机电工程学校
武汉市机电工程学校 国营七三三厂电子技工学校
国营七三三厂电子技工学校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湖北应城技工学校
湖北应城技工学校 湖北中南技工学校
湖北中南技工学校 湖北楚才技工学校
湖北楚才技工学校 随州技师学院(随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随州技师学院(随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洪湖市职业教育中心
洪湖市职业教育中心 钟祥高级技工学校
钟祥高级技工学校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技工学校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技工学校 湖北随州技师学院
湖北随州技师学院 仙桃市创源计算机科技中等职业学校
仙桃市创源计算机科技中等职业学校 武汉军需工业技工学校
武汉军需工业技工学校 湖北十堰高级技工学校
湖北十堰高级技工学校 李时珍中医药职业技术学校_李时珍职校
李时珍中医药职业技术学校_李时珍职校 武汉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武汉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湖北宝业建工学校
湖北宝业建工学校 仙桃市沔阳技工学校
仙桃市沔阳技工学校 十堰市现代技术学校
十堰市现代技术学校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