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成全国最大的技工教育体系。目前全省招生技工院校150所,其中技师34所,高级技工学校48所。在校生57.1万人,约占全国的1/5.
九项主要指标居全国第一
△ 被国家人社部誉为全国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帜”
我省技工院校当年招生数、在校生人数、校均在校生人数、高技能人才年培养量、一类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和世界技能大赛获奖牌人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年培训人数、当年参加职业能力资格鉴定量、获全国教学成果一等奖数量等九项主要指标居全国第一。
一流技能人才的摇篮
广东技工院校选手参加了3届世界技能大赛,累计获得2金、3银、5铜和11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奖牌总数占中国代表团的59.5%;2016年入选国家世赛队。集训基地20个,86名选手进入39个项目的国家集训。
技工院校专业选择多
我省技工院校招生专业共有500个,每个学校平均设置专业15个。按产业划分,与第一、二、三产业所对应的专业,分别占专业总数的3.4%、36%、60.6%。
总体而言,我省专业建设实现了“三个对接”:
基本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
技工院校73%的专业与企业和行业有合作关系,平均每个专业与7个企业和行业合作。校企合作突出的专业是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模具制造、数控加工、计算机网络应用等。
基本实现了专业建设与学校实际相对接。
我省技工院校结合学校的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设施设备等条件,加强专业建设。统计显示,47.3%的专业形成了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占专任教师的5.5%;主要设备设施性能93%是完好和先进的。
基本实现了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相对接。
绝大多数技工院校在开设专业时都设置了本专业对应或相近相关的职业资格,课程设置也融合了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和实操课,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标准与国家职业资格衔接。一些专业设置虽还没有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也与行业上岗证对应。
2013-2015年招生数前20名的专业
资料来源:《全国技工学校学籍管理系统》
2013-2015年毕业生人数前20名的专业
表格中数据来源: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
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
广东技工院校的就业率在98%以上,不少技校的特色专业实现100%专业对口就业。能实现如此高的就业率,我省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就业导向办学,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
广东技工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校企合作的办学制度,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技工。目前,我们通过免费读技校的招生品牌、校企合作的培养品牌,高质量就业的就业品牌,贯通“招生、培养、就业”人才培养成长的通道。
二是建立与产业发展紧密契合的专业体系。按照我省现代产业发展布局,打造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质量好的品牌专业。
近年来,我省技工院校开设了包括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动漫产业等新兴行业的近100个专业,其中数控制造技术、计算机应用、机电一体化、现代汽车检测等科技含量高、复合性强的专业约占80%,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如,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突出交通运输的专业特色,其路桥工程类、港航工程类毕业生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大于2.交通工程机械类、物流运输类求人倍率更是大于4.又如,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作为国内最早开设珠宝专业的技工学校,该校一直以珠宝专业的“金字招牌”蜚声国内,近年来更吸引了不少港澳台学生专赴校“问技”,每年毕业生就业率都高达100%。
三是突出技能实操能力的培养。专业匹配度高、实操能力强是技校生就业的优势所在。
我省技工院校实行技能学制提高实操比重。学生理论学习与实操实践的时间比为4∶6;实行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老师在生产环境和模拟场景中教学,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广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全省技工院校均建有实习实训场所,46所高级技工学校设立了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78所省级重点以上技工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