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院坚持开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
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院借助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政策、整合盘活自身资源,先后建成了农业部(呼和浩特)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验测试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小麦、玉米、大豆三个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农业部旱生牧草种子试验基地,农业部饲料中心反刍动物营养基地,农业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野外观察试验站,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物育种、疫病防控、动物营养、草原生态等科技创新平台暨农牧业科技创新综合试验楼和研究生楼。同时四个重点实验室和五个综合试验基地得到进一步完善。
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我院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973”、“863”等国家重大项目,加强与区内外院校共建与合作,支持在职科技人员攻读博士等办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科研经费逐步增多。“十一五”以来,全院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379项,获得资助总经费1.94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5项,获得资助经费9586.4万元;自治区各级各类项目294项,获得资助经费9487.18万元。与“十五”相比,项目总数增加181项,增长率为91%;总经费增加9054.08万元,增长率为90%。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中,我院获得向日葵、甜菜2位首席科学家,17位岗位科学家,5位功能实验室主任,9位试验站站长,进入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已在“十一五”期间获得4050万元的经费支持,并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还将获得1700万元的稳定经费支持。
“十一五”期间,我院针对全区农牧业生产急需新品种新技术现状,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新成果。
种植业方面:玉米育种选育出适宜自治区不同种植区域以及加工需求的各类玉米品种10多个,其中“内单314”连续四年打破自治区玉米高产纪录;小麦“农麦2号”套种玉米“内单314”使自治区首次实现了超吨粮田、超高产田的双超目标。小麦“优质高产专用“农麦2号和农麦201”选育及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食用和油用向日葵优质高产新品种相继育成“高产优质多抗向日葵新品种“内葵杂3号和赤葵2号”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甜菜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选育出国内第一个单粒抗丛根病雄性不育杂交种“内甜单1”和含糖率突破16%的甜菜抗丛根病新品种“内甜抗201”,并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在自治区特色作物的新品种选育中为加工企业培育了适宜加工的优质专用品种多个。同时,设施蔬菜种植新技术、生物防治病虫草害综合技术和节水灌溉旱作农业综合技术被推广转化应用于生产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畜牧业方面:肉羊高效繁育技术推广到自治区5个盟市,推广数量达15万只。主持并参与了巴美肉羊新品种培育填补我国肉羊杂交育种的空白,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细毛羊和白绒山羊两项良种扩繁体系建设及生产化示范技术得到转化应用。研究出草地植被遥感监测技术和京津风沙源工程技术。全区不同草地划区轮牧及休牧模式,被自治区评为十大创新技术在全区牧业旗县进行推广。育成了“驼绒藜”等一批优质牧草。
高新技术研究方面:获得沙冬青乙烯应答转录因子基因和沙冬青热激蛋白基因。亚麻雄性不育基因和向日葵葡萄糖氧化酶基因GENEBASNK得到登录。获得58个柠条抗旱基因。首次获得全区第一例克隆牛。取得“肉牛杂种优势DNA多态性系互测”重要成果。建立起绒山羊和舍饲绒山羊甲浣菌mceA基因的指纹图谱。
几年中,全院先后育成46个农作物新品种和14个牧草(畜)新品种,提出17项农作物、畜牧、草原等重大新技术,获得自治区一等奖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以上科技新成果27项,取得高产奶牛体细胞克隆技术应用等4项高新技术和5项生物技术最新研究成果。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招生网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是民办院校。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2025年招生办电话联系方式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招生报名电话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招生老师是,报名电话是0471-5296132;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联系方式是学校的招生电话为0471-5296132。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地址在哪里?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地址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22号。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最新资讯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周边学校
![]() | 玉泉 | 公办 | 专业课程 | 学校动态 | 招生简章 | 招生问答 |
![]() | 玉泉 | 民办 | 专业课程 | 学校动态 | 招生简章 | 招生问答 |
![]() | 玉泉 | 公办 | 专业课程 | 学校动态 | 招生简章 | 招生问答 |
![]() | 玉泉 | 民办 | 专业课程 | 学校动态 | 招生简章 | 招生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