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长沙广播电视大学2026年的招生办联系电话:0731-82684088。
长沙广播电视大学的联系方式是学校的招生电话0731-82684088。欢迎致电联系报考长沙广播电视大学,我们的报名咨询电话:0731-82684088。
30年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规划国家建设和发展蓝图时,借鉴发达国家举办远程教育的经验,把创办广播电视大学作为振兴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果断推出,从而揭开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序幕。自此,长沙广播电视大学应运而生,并伴随改革开放步伐,开始了艰苦创业和发展成长的历程。当时学校寄居在长沙市少年宫,条件十分简陋,但大批求知若渴的青年不断涌向电大,学校充满了勃勃生机。1983年,在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亲切关怀下,长沙市东区工农兵小学(即今天的浏正街校区)划拨给电大作为正式校址,从此结束了电大没有独立校园的历史,长沙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由此跃上了新台阶。各个县、区及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相继建立电大工作站(教学点),在长沙的城乡形成了电大教育系统。1984年,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学生首次达到了7000人,成为了长沙地区成人教育的主力军。
 
1985年,为解决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长沙广播电视大学首次开办普通专科师资班,成人专科增开新闻、英语、法律等专业,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各界对于文凭、人才的需求。1986年,开办干部专修专科,当年招生500多人,为培养年轻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促进长沙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电大事业的不断发展,面积不到3亩的校园显得十分狭小,制约着长沙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1993年,市政府启动“高校工程”,拨出专款支持市属高校建设,学校得以顺利征收浏正街51号近1.7亩土地,使校园面积扩大三分之一,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学校进入稳步发展时期。截止到1998年,学校总共招生近30000人,毕业学生20000多人。
 
1999年,教育部批准中央电大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长沙电大光荣地成为我省首批参加试点工作的市级电大分校,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当年开设了法学、金融2个本科专业,200余名求学者喜气洋洋地参加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次年,开放教育试点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了英语、汉语言文学、计算机、会计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本科专业。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省电大的精心指导下,长沙电大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2002年,获全省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期评估“优秀试点学校”称号,2005年,再次荣获全省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优秀等级”,同时还被中央电大、省电大确定为全国电大和全省电大工商管理专业、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实验基地。2006年4月,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进行复评,高度评价和肯定了我校开放教育试点的实践和探索。
 
长沙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4年8月,长沙市人民政府市长谭仲池、副市长曹亚亲临学校视察、调研,充分肯定电大在构建学习型城市进程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同年12月,谭仲池市长在《长沙晚报》发表专题文章《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学习型城市》,高度评价电大从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对于构建学习型城市,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作用。
 
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开放教育所显现出来的巨大优势,使社会各界学子纷至沓来,至2006年秋,长沙广播电视大学学历教育在校学生已超过8000人规模,其中校本部学生5300多人,高居全省各市州电大分校之首。 为了解决办学场地狭小的矛盾,2006年6月,在市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府决定将地处五一广场中心商业圈的长沙市实验小学原校园(约
 7000平方米
 )划拨给长沙电大办学。长沙电大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多年来制约长沙电大发展的“瓶颈”终于打破了!这是长沙市政府和长沙市教育局充分重视电大教育的生动体现,是对长沙电大最好的关怀!经过半年多时间维修改造,次年4月,焕然一新的顺星桥校区正式启用。现在,长沙电大有南北两个校园,均地处繁华的市中心,总共占地面积近
 10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有教室68间(其中多功能教室29间),另有计算机房、语音室8间,教学及管理用计算机420多台,其中学生用计算机340多台,校园网络及电教设施完备,基本上能满足教学和办公的需要。
 
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使学校办学实力大大增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09年6月,全市共有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点12个(其中县级电大教学点4个),另有成教教学点4个,中南网院及奥鹏教学点5个。共开设专科专业22个,本科专业10个。全校应届在籍学生超过10000人,其中开放教育学生8500多人,奥鹏学生220人,中南网院学生1100多人,成教学生390人。学校本部应届在籍学生4700多人。
 
1999年以来的开放教育试点,把电大教育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学校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短短10年时间,共招收专科、专升本学生30000多人,毕业15000多人,各类培训及考试50000人次。学校不仅拥有完善的校园网、多媒体机房、多功能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更培养了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团结奋进的专兼职教职工队伍。学校在职教职工人数没有增加,高级职称人数和拥有研究生学历、在读研究生人数均达30%,比试点前明显增加。10年来,在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各类竞赛、评比活动中,共获得各种奖项60多个,发表科研论文(著)160多篇(部),有4人次获中央电大、省电大教学创新奖,学校还先后荣获“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电大“开放教育招生工作先进单位”、长沙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文明标兵单位”、长沙市教育系统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一等奖等荣誉。2004年率先在全省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试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电大的力量。2009年又率先在全省启动社区教育,成立长沙社区大学,为我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搭建平台。
 
电大办学30年,形成了自己非常宝贵的特殊优势:第一,面向民族和大众的教育方向。电大教育的空间范围覆盖地方、基层、农村、行业以及偏远地区,教育对象辐射广大的在职人员、有学习需求的人员以及弱势群体,特别是开放教育没有入学考试门槛,为每个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进步。第二,系统运作和分级管理的组织体系。完整的电大由中央、省、市、县四级电大组成,并形成天地人“三网合一”的办学能力,这样的组织结构可以集中实施全国、全省范围某个重大的教育项目,解决某一特殊的教育需求,并通过分级管理的办法,使教育质量得到保证。第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电大教育强调个别化自主学习,把学习过程置于现实课堂和网络课堂结合、规范管理、严格监控及各种支持服务相互作用的环境中,既能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又较符合人才成长基本规律。第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普遍运用。电大教育始终跟进和运用当代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使学生在不脱产和师生准分离状态下,打破时空界限,远距离享用到普通高校最好的教育资源。第五,强大的学习动员能力。电大多年招生办学始终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坚持锲而不舍,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从而使众多学习动机处在休眠与犹豫状态的人焕发出学习激情,产生深造提高的强大动力。
 
电大创办30年来,通过成招专科班、普通专科班、注册视听生、开放教育等教育形式,把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推向了更加高级的程度,特别是开放教育总结性评估顺利完成,标志着电大举办远程高等教育从幼稚走向成熟。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社会建设新任务,适应新的情况变化,电大系统将进一步拓宽自身的教育功能,由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时期转入到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承担起为人人、处处、时时学习服务的新使命。在学历教育领域,要更加专注地办好开放教育这个国家教育项目,忠诚地履行教育分工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使更多的平民大众享受到高等教育服务;在非学历教育领域,积极开展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发展兴趣、培养能力的社区教育工作,直接为广大社区居民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做更多的事情;同时,要积极推进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扩大电大系统社会服务功能。
 电大发展的历史表明,实现电大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凝聚电大自身的内源动力和创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省电大、市教育局对长沙电大多年来给予的关怀、指导、支持。同时,也必须依赖全体电大教职员工对办好电大教育所持有的坚韧、执著、殷殷深情和拳拳之心。         
 面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迫切呼唤,电大作为国家重要教育资源,应始终坚持自己的特色,作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众教育事业,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办好学历教育,强化支持服务,把电大系统打造成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为实现“教育强市”战略作出新的贡献。这是历史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是市委市政府对长沙广播电视大学寄予的新期待,是全校教职工牢记和践行的新使命和新目标。
 三十年沧海桑田,薪火承传;三十载峥嵘岁月,春华秋实。回顾过去,平凡中建伟业,让我们无比自豪。正视现实,成就中思危机,让我们更加冷静。面向未来,挑战中谋发展,让我们充满自信。长沙广播电视大学将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电大和省电大的业务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放的教育模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宽范围的办学层次,过得硬的教育质量,争创全国一流电大。只要我们坚定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一主多元办学,坚定地向社区和农村延伸,齐心协力,努力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够推动电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我市构建城乡一体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长沙广播电视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
长沙广播电视大学是公办学校。
长沙广播电视大学2026年招生办电话联系方式和长沙广播电视大学的招生报名电话
长沙广播电视大学的招生老师是,报名电话是0731-82684088;
长沙广播电视大学的联系方式是学校的招生电话为0731-82684088。
长沙广播电视大学地址在哪里?
长沙广播电视大学的地址在长沙市蔡锷中路顺星桥48号。
长沙广播电视大学的最新资讯
长沙广播电视大学的周边学校
 郴州市中大高科职业技术学校
郴州市中大高科职业技术学校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长沙中部铁路航空中等职业学校
长沙中部铁路航空中等职业学校 长沙市湘华中等职业学校
长沙市湘华中等职业学校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师范学院
长沙师范学院 湖南健康学校(湖南建康技工学校)
湖南健康学校(湖南建康技工学校) 益阳湘益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益阳湘益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长沙华中涉外职业高中
长沙华中涉外职业高中 湖南省协成消防职业培训学校
湖南省协成消防职业培训学校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学校
湖南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学校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工商大学 长沙社会安全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社会安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