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衡阳县职业中专是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支持的区域性综合实训基地、湖南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湖南省文明单位、省优秀事业单位法人、园林式单位、推荐就业先进单位,学校以办学规范、特色鲜明、质量一流而成为衡阳职教的精美名片。
学校以“勤奋求真,技专高能”为校训,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学生毕业时,不仅能获得相应专业的中专毕业证,而且能考取全国通用的相关职业资格证和专业技术等级证;既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既可以参加高考升学,又能够被学校推荐就业。 
历史沿革
衡阳县职业中专前身为衡阳县职业中学,始创于1983年8月,寄办在衡阳县教师进修学校,仅设农作专业,学生73人。1984年,根据上级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精神,衡阳县人民政府下发[1984]64号文件,正式设立衡阳县职业中学,校址选定西渡镇北郊的陡岭山。
陡岭自古本无学校。1974年,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为贯彻《五.七指示》精神,在这里设立分校,开辟学农基地。1978年,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分校停办,校舍和基地由衡阳县教育局买回,开办西渡区普通高级中学。1984年,此处被定为衡阳县职业中学的校址,西渡区普通高级中学被撤消,同年9月,寄办在衡阳县教师进修学校的职业班学生迁于此,并增开家电专业,衡阳县职业中学正式挂牌。
1985年,在校学生增加一倍。为满足教学需要,新建教学楼1栋,教室12间,教师住房12间;增开果林和农机专业。1986年,县政府撤消集兵区普通高中创办衡阳县第二职业中学,衡阳县职业中学即更名为衡阳县第一职业中学。1987年增开畜牧专业。1988年,增办工业与民用建筑、幼师、水产、农村家庭经营专业;教职员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己动手,开辟校内实训基地:橘圆12亩、葡萄圆2亩、苗圃6亩、牛蛙养殖场1个、鱼塘1口、桃圆1个(种上海玉露水蜜桃34株);与此同时,还在县内9个乡镇设立9个校外实习点;同年4月,学校经省教委验收合格成为全省58所首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之一。1990年,学校经省教委验收合格成为“湖南省合格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获得省市扶持经费22万元,购电脑18台组建1个电脑室,购视教板、视波器、扫频仪等充实电修实习设备。1991年,再获省市扶持经费22万元,新建学生宿舍1栋,宿舍42间。1992年,增开工美专业。1994年,增开国防预备役和汽车维修专业。
1997年,衡阳县人民政府为贯彻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各地、市县都要办好一所示范性职业中学”的指示精神,把衡阳县第一职业中学报请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升格为衡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把坐落在县城北郊西渡镇青木村石壁岭的原衡阳县第一中学旧址作为学校本部,原址作为学校分部。同年新开设服装、计算机2个专业,重新开办工美专业,当年招收新生703人。这年,县委书记易佩康、县长杨双华同时出任学校名誉校长。
1998年5月,肖启粱出任校长,确定“创新办学模式,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之路”的办学理念,注重内部改革和办学条件的改善。1999年,试行专业组办学,全面推行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目标管理制,制定各项管理细则、考核方案,充分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加强技能教学,1999年11月,建成了4410平方米的实验大楼,装备了28个实验室,实验设备总值270万元;内部体制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学条件的改善吸引了大批生源,学校发展迅速,在校学生1820人;12月,因办学业绩在全市同类学校中领先,衡阳市教育局把“衡阳市职业教育研究第6届年会”的承办交给了学校;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学校被认定为“示范性职业中专”。2000年5月,衡阳县第二职业中学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学校语文组1996年3月创办的校刊《云帆》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语文教学研究会和中学生文学研究中心评为“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团百家” ,校长肖启粱同时被评为“支持中学生文学社团工作优秀校长百家” 。2001年,推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并采用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建立大批校外实训基地,在校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2431人,并开办短训班培训学员1387人,同时与湖南科技大学等联合办学设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站,招收专、本科学历教育学员260人;6月,因实验实习综合力量强,学校成功承办了“衡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9月,县长张玉林担任名誉校长,同月,衡阳县物价局授予学校县史以来教育单位唯一的一块“收费规范单位”奖牌。学校领导班子把改善办学条件,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工作重心,硬件建设加快。12月,新建的3个标准篮球场和一个1200平方米的公厕投入使用。2002年,在校学生2603人;7月,学校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和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文化教育会聘为“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 10月,新建的一幢面积为514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投入使用;11月,因学校校园文学和语文教研活跃,作为主持学校成功举办了“衡阳市中等职业教育学会语文教研联组研讨会”;12月,衡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学校“标准化服务示范单位”;2002年11月,校长肖启粱当选为衡阳市第12届人大代表。2003年4月,因近年在对口升学考试中成绩突出,“衡阳市职高对口升学考试研究现场会”在学校隆重举行;5月20日,布设有51个教室和若干终端点的校园监控系统及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投入运行;8月,完成了面积42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的改建;是年招收新生2016人,对口升学236人上本科线;在第24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第17届衡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师生有15个项目获奖,其中《可上下楼梯多功能坐椅式旅行箱》、《新型方便输液头套》、《新型可移动热水器》3项发明还获国家专利。2004年1月新建的3620平方米的食堂、礼堂竣工;6月,新建的2栋面积为5560平方米的教师公寓投入使用;这年在校学生达4216人,65个教学班,教职员工268人,学校规模创有史最高,成为衡阳市规模最大的中等职业学校;这年4月,花开两朵:学校经逐级推荐评选被湖南省人事厅、湖南省编办授予“湖南省第二届优秀事业单位法人”称号,同时被湖南省教育厅授予“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6月,学校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验收;7月,被衡阳市人民政府定为“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被湖南省教育厅定为“湖南省职业院校农民工培训基地”;12月,获“第18届衡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成为“衡阳市园林式单位”、“衡阳市首批食品卫生A级单位”;2004年2月,校长肖启粱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2005年1月,学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授牌而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5月,湖南省商务厅经考察把学校定为“湖南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6月,新建的一幢拥有25个标准教室的教学大楼竣工,面积为3200平方米;10月,学校线路全部改建到地下管道;11月,湖南省职成教育学会授予学校“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先进单位”殊荣。2005—2007年,学校注重文明创建,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学校的绿化、美化品位,启动并完成了亮化工程,雕塑和文化板报配套齐备,校园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充分体现了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三年达到了一年一个台阶,被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人民政府分别授予衡阳市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文明单位称号。2006年8月,集购物、餐饮、通讯、美发等多功能于一身的856平方米的后勤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11月,出资30万元与西渡镇爱吾、陡岭、梅花、青木4个村共同硬化5公里的爱青公路,改善了学校本部与分部之间的交通条件;8月,被衡阳县归侨侨眷联合会定为“侨心工程”定点资助单位;10月,学校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定为“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区域性综合实训基地”;12月,被湖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文明卫生单位”称号;2006年11月,校长肖启粱再次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优秀职业教育工作者”称号。2007年1月,新建的一幢面积为526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通过竣工验收投入使用;6月,学校电子电器专业的《制冷与空调原理及维修》被评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项目”的“精品课程”,朱喜雨被评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项目”的“电子电器专业学科带头人”;年底,学校被湖南省校园文学艺术联合会定为“常务理事单位”,衡阳市总工会授予学校“衡阳市模范教工之家”称号;12月,在衡阳市职业院校“奥运之光”文艺调演中,学校节目《校园T台秀》荣获铜奖。2007年12月,校长肖启粱当选为衡阳市第13届人大代表。2008年5月6日,学校教师黄瑾的油画作品《奥运圣火》在国际狮子会广东狮子会粤明服务队作慈善拍卖卖得人民币23000元用于28位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费;10月,学校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国家教育部老干部协会授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11月5日,学校通过了“湖南省文明单位”的评审验收。
岁月如歌,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学校走过了二十五年的光辉历程。二十五年栉风沐雨,几度变迁,辛勤耕耘,春华秋实,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优良传统,铸造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向上、博学奋进的职专精神,演奏了一曲曲时代凯歌,在实践职教内涵发展之路上,职专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朝更高更强迈进。
办学特色
(一)教学注重实际,勇于创新
学校办学机制灵活,开展校企联办、产教结合、长短结合、订单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拓展办学空间。教学上,以模块教学为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堂和社会结合”原则,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课内课外活动—→发明创造”教学方法。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索精神;通过专业实践操作课,培养学生制作技术;通过兴趣小组,激活学生创新灵感;通过顶岗实习(到厂企、公司、场、园、店等),提前介入就业岗位(工种)。
(二)思想品德教育齐抓共管,校园文化气氛浓郁
学校从思想品德教育入手,抓学生管理工作,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开放型立体化思想教育模式。采取领导包班、教师包学生的层层承包责任制,每个教师有德育任务,每个学生都有教师承包。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经常开展文艺汇演、演讲赛、歌咏赛以及球类、体操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业,学会生活。
(三)实行一专多能的技术教育
学校实行多证教育。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之前,必须获得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及专业相关的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如会证、电工证、车工证、钳工证、程序员、施工员证等。还采用拼盘式的教学,让学生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比如电子专业学生可选修机电专业的课程,农经专业学生可选修财会专业的课程。学校还长期开办各种短期培训班,让学生跨专业学技术,具备多种技能素质。
升学途径
学校十几年来,对口升学比例一直稳居全省前茅,曾创造本科录取人数居全省九分之一的辉煌成绩。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考取湖南师大、湖南农大、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城市学院等院校,而且还有些人考取了重点大学。如王韬(留学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徐兰英(西安交通大学),陈宇、谢龙、张红霞、贺婷(西南大学)等。还有许多学生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研究生、博士。如尹仁福(吉林大学博士生毕业后,德国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微生物研究)、宋小燕(中科院研究生)、颜雯(吉林大学研究生)、王延广(重庆大学研究生)、王伟军(暨南大学研究生)、刘翠娥(贵州农大研究生)、彭应斌(湖南农业大学硕博连读生)、黄德科(现保送湖南大学硕博连读)等。由于国家政策特别和我校多年丰富的对口高考教学经验,创造了一个个“低分进校而高分升学”的佳话,尤其是中等成绩学生就读我校,确实是一条更好的高考升学途径。
就业优势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及毕业生推荐工作,并建立了辐射全国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多方位就业体系,已在广州、深圳、苏州、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办事处。与富士康集团、南玻集团、美的集团、深圳拓达科技电子、广州淄洋船舶、苏州工业园、衡阳市白沙洲工业园等大型企业和园区签订了就业合同,能保障毕业生全部对口就业,并确保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同时,学校是湖南省外派劳务实训基地,每年约有150名毕业生被派到美国、新加坡、日本、约旦等外国高薪就业。历届毕业生中有很多同学已成为技术能手、致富领路人,还有的同学自主创业,成为公司老板。如邹高迪(曲兰镇桐梓人),电子专业28班学生,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3项,现自办深圳海骏电子科技公司,资产已达数千万元。王鑫(栏垅乡白水乡人),电子专业42班学生,大学毕业后,创办佳信捷电子科技公司。李曙光(岘山乡人),畜牧专业49班毕业,考入湖南农大,现担任唐人神公司营销总监。现在我校毕业生不但100%被推荐就业,而且高薪高质量就业。
设施设备
学校坐落于县城北部的蒸水之滨,环境函雅,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316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办学设备设施完备,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学生公寓、综合大楼,且安装了接通互联网的校园网,建有电子阅览室、电子、电工、EDA、微机中心、数控中心、财会模拟、中央空调、制冷调试维修、PLC可编程控制等28个实验室和5个校企合作实训工厂。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660人,教职员工256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136人,“双师型”教师81人,省级教研员、专业带头人19人,省、市优秀教师63人,省级“十一五”重点项目7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
衡阳县职业中专 衡阳县职业中专招生网衡阳县职业中专是公办还是民办?
衡阳县职业中专是公办学校。
衡阳县职业中专2025年学校代码是多少?衡阳县职业中专招生代码是什么?
衡阳县职业中专的学校代码是042101,同时042101也是衡阳县职业中专的招生代码。
衡阳县职业中专2025年招生办电话联系方式和衡阳县职业中专的招生报名电话
衡阳县职业中专的招生老师是招生办,报名电话是0734-6827699;
衡阳县职业中专的联系方式是学校的招生电话为0734-6827699。
衡阳县职业中专地址在哪里?
衡阳县职业中专的地址在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向阳北路98号。
衡阳县职业中专开设的专业园林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事务运动训练
衡阳县职业中专的最新资讯
衡阳县职业中专的周边学校
|  衡阳市华鑫信息中等职业学校 | 衡阳 | 民办 | 专业课程 | 学校动态 | 招生简章 | 招生问答 | 
|  湖南省衡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 衡阳 | 公办 | 专业课程 | 学校动态 | 招生简章 | 招生问答 |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工业贸易学校
湖南工业贸易学校 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益阳湘益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益阳湘益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浏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浏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
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 炎陵县职业技术学校
炎陵县职业技术学校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 湖南有色金属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有色金属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长沙市中远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中远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达益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长沙达益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株洲市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株洲市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宁乡县潇湘职业中专学校
宁乡县潇湘职业中专学校 宁远县启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宁远县启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长沙博雅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长沙博雅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株洲特殊教育学校
株洲特殊教育学校 湖南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学校
湖南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学校 湖南特教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特教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交通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交通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