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的招生办联系电话:025-5873137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联系方式是学校的招生电话025-58731378。欢迎致电联系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我们的报名咨询电话:025-58731378。
招生专业
(一)学科评估
A+学科(2)、B学科(1)、B-学科(2)、C学科(1)、C+学科(5)、C-学科(8)
(二)国家特色专业
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
(三)本科
类别 | 专业名称 |
---|---|
经济学类(本) | 经济统计学 |
金融学类(本) | 金融工程 保险学 |
经济与贸易类(本)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类(本) | 法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言文学(师范)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 日语 翻译 英语(师范) |
数学类(本) |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信息与计算科学(嵌入式培养) |
物理学类(本) |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师范) |
化学类(本) | 应用化学 |
地理科学类(本)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地理信息科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地理科学 |
大气科学类(本) | 大气科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大气物) 大气科学(大气探测)(大气物理)(水文气象) 大气科学(大气环境) 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 |
海洋科学类(本) | 海洋科学 海洋技术 海洋资源与环境 |
地球物理学类(本) |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
生物科学类(本) | 生态学 |
统计学类(本) | 应用统计学 |
仪器类(本) |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嵌入式培养) |
材料类(本) | 材料物理 |
电气类(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信息工程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人工智能 |
自动化类(本) | 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
计算机类(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工程 物联网工程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 网络工程(嵌入式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信息安全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 |
土木类(本)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水利类(本)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测绘类(本) | 测绘工程 遥感科学与技术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环境生态工程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 安全工程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嵌入式培养) |
工商管理类(本) | 市场营销 会计学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
公共管理类(本) | 公共事业管理 行政管理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 物流管理 |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 动画 |
设计学类(本) |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与科技 |
学校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美誉的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中国 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遥感学院、大气物理学院、水文气象学院、海洋科学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滨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大学体育部等21个院(部),拥有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 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等20余个省部级科研机构。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人;专任教师千余人,其中近70%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设施设备
校园占地2189亩,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拥有一批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其中大气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等13个实验室是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51万余册,拥有中外文大型网络数据库35个,中外文电子图书137万种,电子期刊1.9万种,年订阅纸质中外文期刊约1800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
办学成果
学校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50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管、文、经、法、农、艺八大学科门类,硕博点基本涵盖本科专业。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等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立项。气象学科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近年来,学校形成以大气科学为核心,以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精英、国际、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5万多人。众多校友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学者和高级管理者,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 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美国气象学会会士、中央部委 领导以及世界气象组织高级官员等。学校学历得到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的广泛认可。
学校荣誉
学校长期参与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研究,科学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的方向发展。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获得世界气象组织Norbert Gerbier-Mumm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成就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94项,2011年科技经费突破3亿元。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迅速发展,获得了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在内的众多奖项。
合作办学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先后与美国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底特律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雷丁大学,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等30余所国外著名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联合招收本科生及研究生。学校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等招收留学生资格。2009年,学校创办巴哈马学院“孔子课堂”,成为江苏省第四所在海外开办孔子学院(课堂)的高校。
学校设有“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已为12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00余名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并成功承办了世界气象组织第十届教育与培训大会和第三届“定量降水估计与预报”国际会议等。201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第62次届会颁发证书,表彰学校为国际气象培训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今日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为建设一流特色重点大学而努力奋斗。
我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地理信息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七个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制四年。以上七个专业培养模式为4+0模式,在我校雷丁学院就读。
我校与爱尔兰沃特福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制为四年,项目培养模式为3+1模式,在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就读。
我校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制为四年,项目培养模式为3+1模式,在我校艺术学院就读。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费标准:雷丁学院各专业在国内学习阶段的学费标准为48000元/生?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标准: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两个专业在国内学习阶段的学费标准为26400元/生?年。学生在国外学习阶段的学费按外方合作学校标准收取。
学生毕业时,符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证书,授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士学位;符合外方合作学校授予学位条件者,由外方合作学校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学校收费
学校根据经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按学年收取费用(币种:人民币):
文科类专业5200元、理科类专业5500元、工科类专业5800元、艺术类专业6800元、农学类专业2500元、省优势学科专业6050元、嵌入式培养专业在原科类学费基础上增收2000元/ 学年。
学生公寓住宿费按照江苏省发改委颁布的收费标准执行,按不同的宿舍标准分为每学年人民币800元、1200元、1500元,宿舍由学校统一安排。
助学政策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助政策体系,包括多层次、各类型的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以及生源地信用助学 贷款等项目,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中外合作办学
我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地理信息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七个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制四年。以上七个专业培养模式为4+0模式,在我校雷丁学院就读。
我校与爱尔兰沃特福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制为四年,项目培养模式为3+1模式,在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就读。
我校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制为四年,项目培养模式为3+1模式,在我校艺术学院就读。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费标准:雷丁学院各专业在国内学习阶段的学费标准为48000元/生?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标准: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两个专业在国内学习阶段的学费标准为26400元/生?年。学生在国外学习阶段的学费按外方合作学校标准收取。
学生毕业时,符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证书,授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士学位;符合外方合作学校授予学位条件者,由外方合作学校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办学
我校自2018年起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本-硕-博一体化联合培养项目,实行协同育人。联合培养模式如下:学生单独编班,由我校长望学院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由两校共同制订,安排双方教师共同授课。联合培养的学生中,择优选拔不少于三分之一学生推荐免试攻读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生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择优采取硕博连读方式。
二、录取与入学
学校录取的考生,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由学校寄发录取通知书。
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到毕业中学领取经密封的个人纸质档案(如毕业学校统一寄送个人纸质档案,新生应索取有关证明),报到时移交给学校。
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报到规定的有关证件、材料,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拒事由以外,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新生入校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及身体复检。经复查不合格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处理,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录取规则
凡符合生源所在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规定的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我校。
我校普通本科招生对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学[2003]3号)规定。请考生依据相关指导意见选报自身健康状况适宜的专业。我校各专业(方向)的录取不规定男女性别比例。
考生须参加所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高考,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还须参加所在省组织的美术类统一考试,报考高水平运动员、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参照学校相关招生简章进行报考。
学校依据教育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要求,实行学校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监督的录取体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和择优的原则,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和公布的招生计划,严格依据招生有关规定进行录取。
我校严格按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规定执行加分优惠政策。
学校照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分类录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录取。
非平行志愿省份的考生院校志愿采用“志愿清”的方式录取,即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如第一志愿未录满,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依此类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院校投档规则进行录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录取。
进档考生专业志愿采用“分数清”的方式录取,即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之间无级差,根据高考分数由高到低、不分专业级差进行排队,按考生所报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专业,如果所报第一专业已满,按顺序考虑第二专业,依此类推。
当进档考生的投档成绩相同时,我校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出台的同分排序规则(或排序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确定专业。若考生所在省(市、区)没有明确的同分排序政策,则按专业志愿顺序靠前的优先录取,如仍相同,则文科类考生再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理科类考生再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再依次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以上规则排序后,如仍相同,则综合衡量考生德智体美发展情况,择优录取。
学校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考生须参加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专业统考并成绩合格。对文化分和艺术专业分均达到当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调阅档案,按照文化分与专业分之和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学校将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规定确定调档比例。若生源不足,则参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的录取或者按规定提取其他志愿录取。
普通高考英语类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它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课程。
四、江苏省考生的录取规则补充如下:
(一)各专业选测科目类型要求(文、理):按《江苏招生考试》公布的选测科目类型要求招生。
(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等级要求:报考本科提前批(含农村地方专项、综合评价录取)、本科一批(招生代码1106)要求选测科目等级达2B及以上,必测科目等级达合格,技术科目合格;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代码1606)的考生要求选测科目等级达BC及以上,必测科目等级达合格,技术科目合格。
(三)普通类进档考生的录取规则为:考生进档后采用等级级差法,将进档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折算成等级级差分,在考生投档分的基础上加上等级级差分后进行排序,按照“分数清”的方式决定考生是否录取及所录取专业。本科普通类专业考生等级级差加分办法为:选测科目中每取得一个A+、A、B+ 等级,分别加上3分、2分、1分的等级级差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考生等级级差加分办法为:选测科目中每取得一个A+、A、B+ 、B等级,分别加上4分、3分、2分、1分的等级级差分。
(四)高水平运动队和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按照江苏省规定的等级要求执行,即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
(五)综合评价录取规则按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综合评价录取招生简章》的规定择优录取。
(六)面向江苏省内部分地区的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按照江苏省有关录取政策执行。
五、证书颁发
对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的学生,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并授予学士学位,符合外方合作学校授予学位条件者,由外方合作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联系方式
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政编码:210044
招生咨询电话:025-58731378
招生传真:025-58731333
电子信箱:zsb@nuist.edu.cn
招生咨询QQ群:771087446
招生办官方微信:nxdzsb
招生办小程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办公室
招生监督电话:025-58731002
招生监督邮箱:jiwei@nuist.edu.cn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公办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招生办电话联系方式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招生报名电话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招生老师是,报名电话是025-5873137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联系方式是学校的招生电话为025-5873137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址在哪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地址在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最新资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周边学校